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838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水蒸气拾人牙惠昵(ní)称弄巧成拙(zhuō)
B.发详地一脉相承麻痹(bì)曲(qǔ)意逢迎
C.快捷键情有独衷阴霾(mái)虚以委蛇(shé)
D.元宵节形迹可疑滂(pāng)沱蓦(mò)然回首
2.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②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⑥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平时所熟悉的污染物,多是“物质流污染物”,如粉尘、废水、毒物、固体废弃物等,它们可见可闻,容易被人感知。而“能量流污染物”就不同了,如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次声等,其特点是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不占空间,也不留痕迹,更不易被人感知。

“能量流污染物”中的电磁辐射,是一种从电磁源向外发出电磁能量的现象。换句话说,电磁辐射借辐射现象传递能量。太阳发出光和热,就是如此。电磁辐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我们身边的任何电子、电器设备在运行时,也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见,不论在何处,我们都会受到许多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的复合照射,它们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污染。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的概率,也有可能引起人体染色体的畸变。这是因为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使体温升高,进而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即使吸收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增高,也会对脑细胞产生影响,使大脑皮质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如果机体过多或过久地暴露于电磁辐射的环境中,就会“受激”而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出现急性损害或慢性损害。平时电磁辐射的慢性损害比较多见,且是以功能性危害的表现为主,器质性损害的表现较少。受到电磁辐射污染,一般会出现头疼、失眠、记忆衰退、心律不齐等中枢神经的问题,也会出现皮肤病以及视力下降等现象。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发育组织的生理活动十分活跃,所以更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伤害。

为了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我防护。远离辐射源,尽量缩短使用电器的时间,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易被人感知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次声等都属于“能量流污染物”。
B.太阳发出光发热,也是一种电磁辐射现象,不仅产生电磁能量,也产生电磁污染。
C.电磁辐射污染带来的头疼、失眠、皮肤病等问题,都是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器质性损害。
D.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小题2】(小题2)在生活中,为什么对“电磁污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苗栗县的魏女士摆了一个蔬菜自助摊。摊上摆满了各种时令蔬菜,任人自取,随意投钱。不久,魏女士发现,大部分人取菜后,能自觉地往钱箱里投钱,可是,也有一些人取菜之后不投钱,悄悄溜走。后来魏女士请人画了一幅题字的漫画,挂在菜摊旁。漫画上写着两行字:这里没有监视器,只有上帝的望远镜。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