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831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泥淖(nào)衣(yī)锦还乡叨陪 (dāo)桨棹(zhào)
B.鞭笞(chī)气喘吁吁(xū)黝黑(yōu)埋怨(mán)
C.祈祷(qí)喁喁私语(yú)通缉(jī)连累(lěi)
D.盘桓(huán)翘首以待(qiào)窈窕 (yǎo)挟制(xié)
2.鲜明的民族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下列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2.话题作文(共1题)

3.
《边城》里傩送的回与不回是文学的空白;“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音乐的空白;白石老人画虾不见水却满纸皆水是绘画的空白;艾菲尔铁塔塔身镂空地矗立于人们面前,是建筑的空白……
请以“留下一点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得写诗歌和戏剧,不少于800字。

3.诗歌鉴赏(共1题)

4.
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叶梦得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1)“秋事促西风”中的“秋事”本意是秋收的事情,从全词看,实际上是指什么?“岁将晚”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4分)
(2)“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中“醉”字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回答问题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斯风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小题1】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孩六月,慈父背:被
B. 故九万里,则斯风在下矣,而后乃今风:培养
C. 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从小
D. 茕茕孑立,形影相:安慰
【小题2】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门衰祚薄,晚有儿 / 生物之以相吹也
B. 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我决起飞,抢榆枋而止
C.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舟 / 奚以九万里而南
D. 且夫水之积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齐谐》者,志怪者
【小题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D.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小题4】有书生读经书甚精熟不知近代事因说骆宾王遂云某识其孙李少府者兄弟太多意谓骆宾是诸王封号也
选自《唐语林·卷八》
①用斜线(/)给上面文段断句。
②骆宾王和《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都名列唐初诗坛“四杰”之中,请写出其余两杰。
③请概括这则故事中的书生形象。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人性的网络爆发(节选)
随着网民队伍的日益壮大,网民的成分和结构日益复杂化,相应地,网络中的 “网络哄客”,甚至带有点歧视性的“网络暴民”也在增加。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那种推波助澜与幸灾乐祸式的“网络哄客”。它特指网络中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积极参与推动网络事件进展的网民群体。“哄客”们亲身参与网络事件,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有时起哄会使主流文化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受到威胁,有时一些事件甚至被恶作剧的“哄客”们引向歧路。在网络中,起哄精神被“哄客”们极大或最大限度地张扬,他们自身不用为自己的推波助澜的行为负任何责任,事件的发展结局也与自身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就要归功于“哄客”们的起哄。这些起哄的网民正话反说,名为赞扬实为讽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在爱看热闹的中国网民中,这种自发的起哄竟起到了明星包装的作用,其包装效应之显著,恐怕连最擅长明星包装的港台娱乐界都自叹弗如。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那种或者无事生非、或者自任卫道者的“网络暴民”。最近一段时间里,“网络哄客”中的一部分人突现出来,被《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冠以“网络暴民”的“美称”。这些所谓的“网络暴民”们思想更激进,行为更激烈,对事件结局的操纵欲望更强烈,其中人性中恶的一面表现得更突出。
我们不用过分地紧张于网络中负面人性的爆发。应该注意的是,一方面,网络人性的爆发可以发挥监督现实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执行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的力度正在迅速增强;另一方面,这种人性的网络表达可能会使人们形成一种巨大的思想错觉,以为那就是全体人民的发声。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轻视人性的网络爆发的影响力,应该积极参与并引导。这种网络中人性的爆发有可能是衡量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耐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社会危机的预警器。因此,管理者要有所作为,要积极管理。
当务之急是,应当倡导和发展“网络民主”,以此推动网络舆论步上理性的、法治的轨道。一方面,要进一步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言论平台。通过论坛、博客等载体,让公众自由地发表观点。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和提倡网民道德自律等手段,推动网络法治化进程。让所有的网民都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国度,仍然(也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扬善抑恶,使网络成为体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的天堂,从而使得网络社会的明天更加美好。
【小题1】下列对“网络哄客”的解释,最准确的一句是 (  )
A.网络哄客是比“网络暴民”的思想、行为较为温和的社会群体。
B.网络哄客特指网络中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积极参与推动事件进展的网民群体。
C.网络哄客是指积极参与推动事件进展、喜欢制造恶作剧的社会群体。
D.网络哄客是指那些起哄精神极强、不用为自己的推波助澜的行为负责任的网民群体。
【小题2】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网络哄客”亲身参与网络总是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他们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网络暴民”由一些无事生非者组成,他们人性中恶的一面表现特别突出。
C.网络中人性的爆发具有两重性,对此不必过分紧张,而应该积极参与并引导,使之步入理性的、法治的轨道。
D.我们应该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让“网络哄客”“网络暴民”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国度,仍然(也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
【小题3】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就要归功于“哄客”们的起哄,那么今后“网络哄客”也能推出其他网络红人。
B.“网络暴民”们思想更激进,行为更激烈,那么他们推出的网络红人的知名度会更高。
C.网络人性的爆发可以发挥监督实现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执行的作用,那么它就应受到普遍赞扬。
D.我们应该重视网络人性的爆发,从中可以了解人们对现实社会中不公平现象的耐受力。

6.语言表达(共1题)

7.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下列笑话中的人生哲理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有两个观光团到某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游客愕然。另一位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女士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正是赫赫有名的酒窝大道。”游客游兴高涨。
哲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话题作文:(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