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南昌市铁路一中高三月考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82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漏( bǐ )热(zhì)销社(gōng)插科打(hùn)
B.动(cuán)风(mǐ)软陆(zháo)宫折桂(chán)
C.刚(jìng)耗(shé)心病(guān)舆论然(huá)
D.沱(pāng)工(yōng)唱主(jué)级而上(shí)
2.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3.2009年9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
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材料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 (   )
①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②是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政党 
③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的执政党
4.2009年9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
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材料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 (   )
①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②是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政党 
③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的执政党
5.

– Tom, it's too late. Our son ________ be back.
– Don't be anxious. I dare say he ________ have some extra work to do.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
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
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此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①,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②,间伦知之。请无士大夫,而鼓可得。”  
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曰:“间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
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海之大君,应千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将有所间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③将何望哉!
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节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删节)
(注)①鼓:城邑名。②啬夫:秦汉时的乡官,这里指掌管鼓城的官员。③永锡祚胤:锡,赐福;祚,读zuò,赐福、保佑;胤,读yìn,子孙后代。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无士大夫  疲:疲惫
B.此非其善者  极:极端,过分
C.之以义 厉:通“励”,勉励
D.罚而明赏    审:清楚地
【小题2】(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昔齐桓公问管仲曰  而君幸赵王
B.而可使巍巍至德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C.然后善善恶恶    惜其用武不终也
D.必怀之德  作《师说》贻之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B.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C.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D.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
【小题4】(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魏征给唐太宗的谏言,他认为君臣之间惟有诚信,才能君尽其礼,臣尽其忠。
B.小人有功也应赏,但赏小人则会助长奸佞之风,这是穆伯不采纳馈间伦的建议的原因。
C.管仲认为,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远避小人是称霸的前提,其中远避小人尤其重要。
D.穆伯认为,一个大国之君对待臣下只有讲求德信义礼,才能让“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君子更能尽忠。
【小题5】(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要求:
1.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
2.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得少于800字。
4.不得宿构或抄袭。

4.命题作文(共1题)

8.
请以《温暖的时刻》或《精彩的瞬间》为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小片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