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省四县一中高一下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81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吸(yǔn)皮(xián)序(xiánɡ) 笑(yàn)百无聊(lài)
B.(zhàn)道舟(jí)洿(wū)池取(xí)一夫作(nán)
C.或(jiàn)经(zhuàn)种(miù)逐(jué)转轴拨(xián)
D.鳍(jí)锋 (dí)烙(páo)噪(guā)扪历井(shēn)
2.

“不关心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科研机构招聘人才时的首项要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关爱集体,有团队精神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  ②人人关爱集体,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③人才招聘应该主要看学历,这家单位有点小题大做      ④关爱集体,才可能为集体贡献才智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足也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也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一:专一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
B.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然也
C.假舟楫,非能水也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用心躁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
【小题3】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 ④吾尝终日思矣
⑤登高招 ⑥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⑦蟹六跪二螯
A.①③⑥/②⑤/④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⑤/②③⑥/④⑦D.①③⑥/④⑤/②/⑦
【小题4】文段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与其它三项有区别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
以下三节文字都选自《荀子-劝学》,阅读后请回答小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小题1】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乎动静(体现)B.其之滫(渐渐)
C.不深谷(靠近)D.教使之也(这样)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与“以其身”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于师B.以周室C.以黔首D.庠序之教
【小题3】甲文中画线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B.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C.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D.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小题4】甲乙丙三段文字,都是阐述与学习有关的话题,但内容各有侧重,请分析三段文字的内容。(3分)
【小题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4分)
(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3分)

3.语言表达(共2题)

5.
这100多年来,已有10多位法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人获“诺奖”的高频率与法国人对文学、对读书始终热情不减有关:
其一,法国虽然只有6000万人,却有500多家出版社,出版社数量与我国相当。
其二,法国出书多,写文章的人也特别多。法国有250多万年轻人写过书或投过稿,也就是说6%的法国人热衷当“文学青年”。
其三,法国人尊敬文化人,文学艺术在法国永远是最高尚的。
其四,法国人的文学修养普遍较高。从总统到部长、从老板到艺人、从老师到学生,似乎懂得法语的人都爱写点东西,而且他们写文章和投稿全凭质量发表。
其五,法国人爱读书。法国的图书价格虽然比我国贵得多,但法国人买书从不吝啬,读书从不停滞,所以法国又是一个图书消费大国。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状,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100字左右)
6.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税。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联系社会实际,试做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4.命题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桃娇艳,夏荷清丽,秋菊高洁,冬梅傲雪。他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着自己的精彩。物如此,人亦然。
请以“各有各的精彩”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