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08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5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攲斜(qī)   菜畦(wā)    鲜血(xuè)    混为一谈(hùn)
B.诀别(jué)  蝉蜕(tuì)   霎时(chà)    小心翼翼(yì)
C.匿笑(nì)   脑髓(suí)   祷告(dǎo)    花团锦簇(cù)
D.秕谷(bǐ)   并蒂(dì)    姊妹(zǐ) 恍然大悟(huǎng)
2.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花瓣  莲蓬  云霄  水波鳞鳞
B.严厉  书塾  和蔼  截然不同
C.感慨  搓捻  惭愧  美不胜收
D.企盼  拼凑  确凿  油然而生
3.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慈善家、教育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的教育家,思想家,代表作《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是南朝宋__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 ⑵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
⑶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    ⑷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方对友人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中可以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元方的性格特点。
【小题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使得客人尴尬至极。针对这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又同席读书(________)
(2)宁读如(________)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小题3】假如你遇到如华歆那样的人,你会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

3.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思妇怀远时望月,游子思家时吟月。皎洁的月华承载了古人无限的精神寄托。
⑴古代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大量有关月亮的诗篇,请从中选取连续两句工整地写在下面横线上。

⑵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八月十五这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这一天人们常用
等风俗活动来欢度佳节。
⑶近期,一项关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节日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仅有32%的受访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很了解,25%的受访学生表示仅仅听说过一些传统节日,甚至有5%的受访学生表示,对传统节日没什么了解。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4.作文(共1题)

7.
请以“感谢你陪我一起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是姓名   
⑷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