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简述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的积极影响。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2)简述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燃冰的积极影响。
2.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康养旅游是以健康养生为诉求的深度旅游,近年来方兴未艾。攀枝花冬暖夏凉、阳光明捐、空气清新,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食有“中国阳光花城”之美誉。天坑地漏、高霞平湖、溶洞温泉、森林草甸共存一地,别具特色。目前,政府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了温泉疗养、运动休闲、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特色医疗五个绿色产业集群,攀枝花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养心、养身、养颜、养成、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指出赴攀枝花康养旅游的主要群体,并分析该地成为康养旅游胜地的原因?
康养旅游是以健康养生为诉求的深度旅游,近年来方兴未艾。攀枝花冬暖夏凉、阳光明捐、空气清新,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食有“中国阳光花城”之美誉。天坑地漏、高霞平湖、溶洞温泉、森林草甸共存一地,别具特色。目前,政府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了温泉疗养、运动休闲、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特色医疗五个绿色产业集群,攀枝花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养心、养身、养颜、养成、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指出赴攀枝花康养旅游的主要群体,并分析该地成为康养旅游胜地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2题)
3.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产生大量废物,污染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小题2】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特点的是( )
【小题3】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沙尘暴加剧 | B.农药污染 |
C.臭氧层空洞 | D.破坏性地震 |
A.黄河出现凌汛 |
B.围湖造田,增产粮食 |
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 |
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
B.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 |
C.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牧童经济” |
D.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不可避免 |
5.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排污交易”依据是________制度( )
【小题2】“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 )
【小题3】“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
【小题1】“排污交易”依据是________制度( )
A.征收排污费 | B.污染源限期治理 |
C.三同时 | D.环境影响评价 |
A.造纸 | B.钢铁 |
C.有色冶金 | D.微电子 |
A.法律 | B.教育 |
C.经济 | D.行政 |
6.
下图是绿色和平组织在阿根廷里亚丘埃洛河中放置的死鱼模型。这条河是阿根廷污染最严重的河流,铅、汞等重金属的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威胁两岸300万人的饮水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行为可以合理减少里亚丘埃洛河中污染物的是( )
①推行清洁生产 ②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 ③建设污水处理厂 ④完善法律法规 ⑤禁止排放污水企业生产
【小题2】在处理铅和汞时,下面最有效的方法是( )
【小题3】宠物青蛙造成的可能是( )

【小题1】下列行为可以合理减少里亚丘埃洛河中污染物的是( )
①推行清洁生产 ②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 ③建设污水处理厂 ④完善法律法规 ⑤禁止排放污水企业生产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A.物理法 | B.化学法 |
C.物理化学法 | D.生物法 |
A.水污染 | B.噪声污染 |
C.固体废弃物污染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7.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日丽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泛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小题2】从根本上解决该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发②调整经济行为,辅以生态工程措施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措施④谋求人地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发展
【小题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污染严重 |
B.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严重 |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
D.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发②调整经济行为,辅以生态工程措施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措施④谋求人地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避免环境污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小题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氟氯烃、N2、酸雨 | B.SO2、NO2、CO2、烟尘 |
C.NH3、SO2、NO、雾 | D.Cl2、SO2、CO2、粉尘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 B.降低汽油成本 |
C.铅资源短缺 | D.避免重金属污染 |
9.
张家界天子山景区的特色是( )

①石英砂岩节理发育形成峰林地貌 ②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景观 ③苍翠欲滴的中亚热带植被 ④云雾缥缈的气候条件

①石英砂岩节理发育形成峰林地貌 ②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景观 ③苍翠欲滴的中亚热带植被 ④云雾缥缈的气候条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河流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不适合开辟为住宅用地,是因为( )
①岸陡水急,不利于安全和取水 ②是侵蚀岸,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③洪涝灾害频繁 ④水急浪大,不利于船舶靠岸
①岸陡水急,不利于安全和取水 ②是侵蚀岸,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③洪涝灾害频繁 ④水急浪大,不利于船舶靠岸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2.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小题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 B.②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① |
A.地表起伏增大 | B.河流含沙量增大 |
C.土壤质地变差 | D.植被条件变差 |
13.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小题2】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
A.从①到② | B.从②到④ | C.从③到⑤ | D.从⑤到⑥ |
14.
在藏北草原上的许多地区,黄色沙地因为草原植被破坏而裸露在外,大风天气扬起的黄沙使得草原上的能见度偏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小题2】该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
【小题1】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对草原长期粗放经营 | B.水土流失 |
C.过度放牧 | D.草场退化 |
A.水土流失 | B.旱涝灾害加剧 |
C.土地荒漠化 | D.过度放牧 |
15.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党和政府对治理沙漠化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由于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垦耕、超载放牧等,土地沙漠化“局部好转,整体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滩”。下列行为或现象中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有粮不慌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 ④大量挖采中药材
【小题2】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⑦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⑧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小题1】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滩”。下列行为或现象中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有粮不慌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 ④大量挖采中药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⑦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⑧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A.①②④ | B.③⑥ |
C.⑤⑦ | D.①⑤⑧ |
16.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它们分别属于( )
A.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景观、水文景观 |
B.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气象景观 |
C.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水文景观 |
D.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景观、气象景观 |
17.

【小题1】图示四条旅游交通线路中,旅游者感觉最舒适的交通线路和方式是( )
【小题2】西藏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很强,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地理景观独特
②宗教文化景观鲜明
③交通方便
④冻土广布
旅游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西藏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四条旅游交通线路中,旅游者感觉最舒适的交通线路和方式是( )
A.昆明—拉萨:沿滇藏公路乘汽车 | B.成都—拉萨:沿川藏公路乘汽车 |
C.西宁—拉萨:沿青藏公路乘汽车 | D.西宁—拉萨:沿青藏铁路乘火 |
①自然地理景观独特
②宗教文化景观鲜明
③交通方便
④冻土广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
【小题1】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①、②、③除了具有较丰富的体育活动举办经验和完善的相关设施之外,还具备的共同优势是
【小题2】奥运会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轻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北京奥运会选择天津、秦皇岛、上海和沈阳作为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分赛场,青岛则承办部分水上项目的比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小题1】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①、②、③除了具有较丰富的体育活动举办经验和完善的相关设施之外,还具备的共同优势是
A.交通便捷 | B.旅游资源丰富 |
C.距离北京近 | D.当地人们的素质高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轻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
【小题2】下列选项中四民居与其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小题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
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
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
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 |
A.①——土质特殊、干旱少雨 |
B.②——干旱少雨、草原广布 |
C.③——降水充沛、河湖众多 |
D.④——高温多雨、空气潮湿 |
20.
有关中国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布广泛,各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有著名的旅游资源 |
B.知名度高、开发效益较好的旅游资源基本上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
C.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
D.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密切相关 |
21.
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历尽艰险,我顺着绳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开我的手电,那些藏在黑暗中几十万、几百万年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等美的令人惊叹的景观,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现出来,让我心中惊喜,这将极大地丰富我的探秘经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作者的旅游活动属于( )
【小题2】作者此次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小题3】钟乳石、石笋、石花属于( )
【小题4】作者此次游历的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 )
【小题1】作者的旅游活动属于( )
A.游览观光 | B.度假休闲 |
C.科考探险 | D.宗教朝觐 |
A.作者本人 | B.钟乳石、石笋、石花等 |
C.帮助作者进洞的人 | D.帮助作者进洞的设备 |
A.火山地貌景观 | B.花岗岩地貌景观 |
C.砂岩地貌景观 | D.岩溶地貌景观 |
A.西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22.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②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 ③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 ④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的旅游观光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②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 ③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 ④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的旅游观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3.
山东某旅游团到某大城市野生动物园游玩,在观赏过程中,一只考拉突然冲向游客群,将一个14岁的男孩咬伤、抓伤,后经检查游客无任何责任。上述材料反映的旅游安全问题出在( )
A.旅行社派出的导游人员身上 |
B.景点护栏、旅游通道检查、维护上 |
C.景点的消防上 |
D.交通运输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