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二)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8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0/17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选/犊/胼风云/紫嫣红
B.道/查/首开天地/包犯罪
C.叨念/叨扰瞠目/饼铛极泰来/臧人物
D.车/匙/锁权势赫/头晕目
2.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上海卫生部门呼吁市民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在食用鸡、鸭、蛾等
家禽时一定要确保长时间蒸煮(包括禽蛋)。
B.当年,有人批评撒切尔夫人漠视失业劳工的生存状况,认为她“应该具有同情心”,她的丈夫对此
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
C.一场春雪给烟台的城市居民带来了惊喜,却让广大农民担忧正处于复苏期的小麦等农作
D.对雅安地震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没有条件照镜子,群众的眼睛就是一面镜子;没有条件去
洗澡,流出的汗水就是最好的洗澡水。
3.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

4.

《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这表明(    )

5.

《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这表明(    )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下列对于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下列对于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下列对于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下列对于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七代
苏辙
英雄之士,能因天下之势而遂成之。天下之势,未有可以必成者也,而英雄之士,常因其隙而入于其间,坚忍而不变,是以天下之势遂成而不可解。
自晋以下,天下何其纷纷也。强者不能以相吞,弱者不能以相服,其德不足以相君臣,而其兵不足以相吞灭。天下大乱,离而为南北,北又离而为东西,其君臣又自相篡取而为七代,至于隋而后合而为一。盖其间百有余年之中,其贤君名臣累累而出者,不为少矣。然而南不能渡河以有北之民;而北不能过江以侵南之地。岂其百年之间。南无间之足乘,而北无隙之要入哉?盖亦其势之有所不可者也。七代之际,天下尝有变矣。宋取之晋,齐取之宋,梁取之齐,陈取之梁,而周、齐取之后魏。此五衅者,兵交而不解,内乱而无救,其间非小也,而其四邻拱手远望,而莫敢入。盖其取之者,诚有以待之,而不可以乘其仓卒也。尝试论之。姚泓、宋武之际,天下将合之际也。姚兴既死,而秦地大乱。武帝举江南之兵长驱以攻秦,兵不劳而关中定。此天下之一时也。及夫刘穆之死,关中未安,席不及暖,兵不及,而奔走以防江南之乱,留孺子孱将,以抗四方强悍之虏,则天下之势已遂去矣。且此惟不能因天下之势而遂成之也,则夫天下之势亦随去之而已矣。
嗟夫!使武帝既入关,因而居之,以镇抚其人民,南漕江淮之资,西巴汉之粟,而内因关中之盛,厉兵秣马,以问四方之罪戾。当此之时,天下可以指麾而遂定矣,而何江南之足以蒂芥夫吾心哉!然而其事则不可以不察也,其心将有所取乎晋,而恐夫人之反之于南,是其心忧惧颠倒,而不见天下之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故夫有可以取天下之势而不顾,以求移其君,而遂失之者,宋武之罪也。
【注】①七代:南北朝时期的七个朝代。②姚泓(388年—417年),字元子,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最后一位君主,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③刘穆:宋武帝刘裕的左仆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五者,兵交而不解衅:间隙、缝隙。
B.武帝江南之兵长驱以攻秦举:发动,率领。
C.席不及暖,兵不及息:呼吸,叹息。
D.南漕江、淮之资,西巴、汉之栗引:取得,拿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强者不能以相吞,弱者不能以相服②怀帝阍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B.①贤君名臣累累而出者不为少矣②今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软
C.①及夫刘穆死,关中未安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D.①是其心忧慎颠倒,面不见天下之势②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来说明没有“因天下之势”的一组是
①天下大乱,离而为南北,北又离为东西
②而其四邻拱手远望,而莫敢入
③而秦地大乱,武帝举江南之兵长驱以攻秦
④而奔走以防江南之乱,留孺子孱将以抗四力强悍之虏
⑤南漕江、淮之资,西引巴、汉之栗,而内因关中之盛
⑥是以其心忧慎颠倒,而不见天下之势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势未有可以必成者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开篇就提出这一观点,开宗明义,观点鲜明,全文紧扣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B.作者认为自晋以来百余年国家没有统一的原因,是各当权者不善于抓住机遇,不敢采取果断行动,一味等靠而错失良机。
C.宋武帝刘裕秦顺利平定中关后,没有判断准形势,采取了错误的举措施,丧失了统一全国的机会,照作者的观点来看,刘裕并非“英雄之士”。
D.作者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说明宋武帝“见小利”而“大事不成”。边里的“小利”是指控制“江南”,“大事”则指攻取晋而统一天下。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岂其百年之间,南无间之足乘,而北无隙之可入哉?(4分)
(2)尝试论之,姚泓、宋武之际,天下将合之际也。(3分)
(3)其心将有所取乎晋,而恐夫人之反之于南。(3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磨刀人
凸凹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不摇摆。他走得轻捷而无声,好像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谦卑如夜行。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回头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我住一楼,很快就踅出门来。拿出的是一大一小的两把刀。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他憨然一笑,说:“您真逗。”便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电视里正有一个喜看的剧目,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横竖不过是一把切菜刀,没必要这么讲究。”他还是憨然一笑,说:“这刀也如人,都有不同的性子,您这把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漫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不急不躁的样子,让我不禁自问:他这是出来做卖的吗?
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便问:“您贵庚?”他说:“都50了。”我吃了一惊——乡下人论虚岁,说是50,其实是49,与我同龄,却这样老态,让人顿感世道不公,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用等。”
这把刀终于磨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的光阴。拿过另一把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似乎怕我跟他争夺所属,他急切地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
电视里的剧情虽然感人,但奇怪地,没有了往日的吸引,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再回去观剧,居然感到那里边的泪水与欢笑离人间烟火甚远,有些虚假。
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便从冰箱里拿了两听可乐与:“我也是乡下人出身,依乡下的规矩,在手艺人干活的时候,应该有烟茶伺候。在城里混久了,连这最起码的规矩都给忘了,所以请您原谅。”
“瞧您说的,瞧您说的。”我矮下来的身姿果然平复了他心中的谦卑,他不再推辞。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两元纸币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一个字:贪。”
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邻人被惊动,纷纷探出窗,真有数人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以为这正可以回报他的敬业,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给人家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呢”,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我坚信,明天阳光灿烂之时,那个人一定会来,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住户,对他有期待。
【小题1】文中两次写到电视中一个喜看的剧目,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我”对磨刀人的情感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3】文章结尾有何深意?(4分)
【小题4】磨刀人这一形象给我们哪些人生启迪?请分条简述。(6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悲情王皓微笑迎接三连亚 遗憾未尝不是一种美
新浪体育讯 在8年的时间里,王皓加油曾先后距离这枚奥运会男单金牌只有咫尺之远,但这是这样的一步之遥,王皓最终还是没能迈出那一步。奥运会男单三连亚,这个名词看起来有些刺眼,也让王皓的职业生涯显得有些悲情。但换一个角度想想,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奥运会乒乓球(微博)比赛中连续三次闯入同一个项目的决赛,王皓纵然没有夺冠,但他却成为了历史第一人。赛后在与张继科的拥抱祝贺时,王皓露出了微笑,其实,有时,遗憾也是一种美。
应该说,王皓的成长轨迹与队中众多的奥运会冠军有所不同。年少成名,并在21岁那年就参加了雅典奥运会。而首次奥运会之旅又给自己带来了许久难以忘怀的伤痛,那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落败也困扰了王皓整整两年。在2005年和2006年中,王皓虽然整体战绩较为稳定,但男单世界冠军的头衔却迟迟不愿与他相见。
直到2007年男乒世界杯赛,王皓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首个男单世界冠军。但王皓的职业生涯并未从此一帆风顺。一年之后,王皓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并第二次进入了奥运会男单决赛,但王皓最终还是没能将四年前的银牌变为金牌。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王皓在2009年横滨世乒赛中获得了男单冠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首次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距离成为继刘国梁与孔令辉之后的第三个大满贯得主只差一步,而为了这一步,王皓必须还要等三年。
三年的时间白驹过隙,期间,与王皓一起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王励勤与马琳先后无缘伦敦奥运会,而张继科与马龙两位“师弟”的成长也不断对王皓实现大满贯一幕产生威胁。特别是年轻气盛的张继科。去年,王皓与张继科先后在鹿特丹世乒赛与男乒世界杯赛中会师男单决赛,但在那两次巅峰对决中,王皓都成为了失意者。
此番伦敦奥运会,王皓一路顺风顺水,职业生涯第三次挺进奥运会男单决赛,而他面对的对手又是张继科。八年的时间里,王皓对奥运会男单决赛已经不会陌生,但对于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获胜的喜悦感,他未曾体验并极为期待。但命运弄人,王皓的这个期待不得不继续延续下去。本场奥运会男单决赛的结果与去年的两场世界大赛的男单决赛相同,张继科又一次获胜,又一次在激情万分之时做出了极富个性的庆祝动作,而王皓只是淡然地走到张继科身边,祝贺队友梦想成真。
虽然王皓在本场比赛中只得到了一局比赛的胜利,但王皓的表现仍值得肯定。在第一局比赛以6比10落后时,王皓先后挽救了七个局点,但最终遗憾地以16比18落败。而第一局比赛的胜负也成为了本场比赛的风向标,一局在手的张继科信心倍增,打得十分积极主动。面对状态极佳的“藏獒”张继科,王皓拼尽全力,但他在场上依旧陷入了被动局面。在连失三局后,王皓在第四局比赛中唯有背水一战,他在10平后顽强地连得两分,以12比10扳回一局。在第五局比赛中,王皓曾以4比0领先,但张继科在此后却将他“血性”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终,王皓只能接受以1比4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再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奥运会男单三连亚的悲情命运。
奥运会三连亚,在8年的时间里,王皓迟迟等不到那枚奥运会男单金牌,这样的事实对于这位在8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状态的王皓来说未免有些“残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比起实现梦想,更重要的是其实是追梦的过程。追梦无悔,遗憾也未曾不是一种别样的美。
(选自新浪网)
【小题1】“遗憾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在文中两次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本文却并非完全如此。请结合画线句子简要赏析。(4分)
(1)但男单世界冠军的头衔却迟迟不愿与他相见。(2分)
(2)王皓只能接受以1比4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再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奥运会男单三连亚的悲情命运。(2分)
【小题3】文章第6段详叙王皓比赛情况有何用意?(4分)
【小题4】从王皓的八年三连亚的经历,你能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6分)

4.语言表达(共2题)

13.
简要概括下面漫话的寓意。(4分)
14.
概括下面消息中成品油调价的特点,不超过15字。(4分)
新华网北京时间3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我国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这将使国内油价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化,该降就降,该涨就涨。
在改动之前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价周期为22天,发改委主任张平曾指出,过长的周期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而且4%的涨跌幅限制无法将国际油价的变动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