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7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10/22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脑(suǐ)头(càn)进(biè)兼收并(xù)
B.聚(níng)罪(niè)藩(lí)归根结(dì)
C.猎(shǒu)频(fán)体(zài)大海针(lāo)
D.予(yú)吞(mò)推(yǎn)枯无味(zào)
2.某种蛱蝶翅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野生型翅色为褐色,研究人员筛选出甲、乙、丙三个不同隐性突变(至少含有一对隐性基因)的纯合品系,翅色分别是甲为黑色、乙为黄色、丙为白色.三个品系杂交结果如下:

杂交实验

亲本

F1翅色

F1雌雄交配→F2翅色

1

甲×乙

褐色

褐色:黄色:黑色:白色=9:3:3:1

2

甲×丙

黑色

黑色:白色=9:7

3

乙×丙

黄色

黄色:白色=9:7

3.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那就是“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雨果是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炮兽》节选自《九三年》。
C.《在桥边》是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小说叙述的是“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的故事。伯尔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药》的线索有一明一暗,明线是革命者夏瑜被杀,暗线是华家买药给儿子治病。华夏两家的命运暗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命运。
5.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分,它应属于(   )
6.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分,它应属于(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皮实的诗
王蒙
1979年冬,我首次遇到吴祖光兄,还是在法国驻华使馆的一次请宴上。但见他头发虽已花白,仍然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一脸的喜气;与其说是像劫后余生,不如说是像漫游归来。
自我介绍后,我赞道:“您可真精神!”
祖光答曰:“咱们这样人,皮实!”
地道的北京话。“皮实”的“实”,读轻声。
皮实,善哉斯言也。我的解释便是援引北京旧日卖布头自卖自夸的顺口溜,叫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
后来诅光应我请求给我题写了“皮实”二字,我裱起来,悬挂在寒家的“厅堂”里了。
最近又读到祖光在“五七干校”就读深造期间写的一首打油诗,为之拍案叫绝。诗云:
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
今试析之:“眼高于顶”者,有眼光、有志向、有“格”也。实是那段时期“命如纸”的根源。
“生正逢时以至此”,诗眼是“正”字。叫做不偏不倚,您真赶上点儿了。祖光告我原写“生不逢时”,后改“不”为“正”;改得好,着此一字,尽得风流;着此一字,尽得皮实之要领。着此一字,便有几分铜豌豆的英风豪气了。
“行船偏遇打头风”。第三句接得平平。
“不到黄河心不死”突然翻上来了,石破天惊了,诙谐中显示出慷慨悲歌的火热来了。
“行船”句与“不到”句,孤立看来,都是俗滥之句,把这两句这么联起来,便化腐朽为神奇了。命如纸也罢,以至此也罢,打头风也罢,既然生逢其时,便要皮实到底,直到黄河之清,直到中华振兴腾飞之日,壮矣哉!还要继续皮实下去呢!
正是:莫道打油成一笑,皮实深处气凛然! 写于1986年9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
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对吴祖光的外貌勾勒看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B.吴祖光说“咱们这样的人”,含有一种自谦而又自怜的心情。
C.文章虽未对吴祖光生平事迹作详细描写,但从文中仍可看出吴祖光慷慨、凛然的形象。
D.“不到黄河心不死”表明吴祖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E.作者对吴祖光的“皮实”怀有深深的敬意。
【小题2】文中说“后改‘不’为‘正’;改得好”。作者为什么称赞“改得好”?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3】“皮实”代表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文中说“把这两句这么联起来,便化腐朽为神奇了”,对此你是如何体会的?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3.语言表达(共2题)

8.
假如你参加2014年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请你就“最喜欢的报纸或杂志”作一段推介。要求:运用2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
9.
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一段: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圈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上段文字中,有一处连用了“运气”一词,请说明这样用的妙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