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76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12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翌年(yì)癸巳(guǐ)纨绔子弟(kù)锲而不舍(qì)
B.字帖(tiě)别扭(biè)一曝十寒( pù)数见不鲜( xiān)
C.档案(dàng)笑靥(yè)返璞归真(pú)高屋建瓴(líng)
D.汾酒(fén)俯瞰(kàn)阖家欢乐(hé)惊魂甫定(bǔ)
2.

在△ABC中,∠ACB=2∠B,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B=AC+CD。


3.

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是由于(    )产业发展迅猛。

4.

2015年4月1日,因也门局势危急我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暂停护航任务,改为从也门撤回我国在也门的华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卞面这首元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主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星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①,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①萧鼓:.汉武帝泣汾河祭祀汾阴后土(地神)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渔歌)四起。
【小题1】词的开篇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哪些作用?(4分)
答:     
【小题2】“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大雁殉情前双栖双飞的生活情景。“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写出了大雁的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写大雁殉情前细致人微的心理活动。
            。(4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②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③,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
(朱熹《四书集注》)
(注)①亟:屡次。②科:通“窠”,坎,洼地。③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有本之水”和“无本之水”的特点。(4分)
答:
【小题2】请结合朱熹的注解简要分析孟子以水为喻所阐述的观点。(8分)
答:

4.语言表达(共1题)

7.
阅读下面四则新闻材料,在分析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自拟标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2分)
“超级明星”与缤纷焰火齐飞,“高价大腕”共奢华舞美一色。2011年的跨年晚会,据统计,十几家卫视的“火拼”将烧掉不下2亿人民币。
(摘自《凤凰网》2011年01月04日,有删节)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基层文化工作者谷秀梅表示,一些贫困地区,拉赞助、贷款甚至摊牌,也要办豪华晚会,这样劳民伤财的晚会,早就变了味道。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5日,有删节)
我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很靠后。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4日,有删节)
即将于十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第一个国家级艺术盛会。但在今年的艺术节开幕式上,观众将不会看到以往常见的明星大腕云集、舞台布景奢华的景象,呈现给观众的将是仅16分钟的开场仪式和一部山东创作的重点剧目。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5日,有删节)
【小题1】标题 (3分)
【小题2】新闻短评。(9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