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76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12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稔知(rěn)弱冠(guān)舛误(chuǎn)涸辙之鲋(hé)
B.星宿(xiù)阴翳(yì)叨扰(tāo)逸兴遄飞(chuán)
C.庇佑(pì)央浼(měi)睇眄(miǎn)数见不鲜(shuò)
D.矫首(jiǎo)潦水(liǎo)坳堂(ào)气息奄奄(yǎn)
2.

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

3.

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

4.

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微型黑洞蒸发之谜

沈 英 甲

①科学家认为,除了质子间和超对称粒子间的碰撞外,导致产生反质子的基本粒子现象,还有微型黑洞的蒸发。

②英国物理学家、黑洞蒸发理论提出者斯蒂芬·霍金对与大型黑洞相比较要小得多的黑洞进行了探究,他认为在刚诞生不久的宇宙,由于若干因素导致能量密度分布极不均衡,密度高的极小部分会因自身重力收缩,可能形成微型黑洞。如果这类微型黑洞仍大量存在于银河系和宇宙之中的话,就有可能随着它的蒸发放射出反质子,并倾泻到地球上。

③从比质子还要小的微观尺度来看,能量等所有物质不会维持在一个定值,而是在波动。在“虚无”状态,甚至在完全不存在物质的真实中,也不停地进行着粒子与反粒子的对生成和对湮没,在黑洞表面的真空中也反复着这一过程,具有负能量的粒子或是反粒子会陷入黑洞的强重力场,于是与其相对的粒子或反粒子就会从黑洞被释放出来。

④黑洞会把物质、能量或者信息统统吸入,但是比质子还要小的微型黑洞会因为这种强重力场的量子效应,释放出粒子和能量。斯蒂芬·霍金进一步说明,黑洞释出能力也就是它具有的“温度”,这种温度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所以黑洞释放出粒子后会变轻变小,温度不断升高。最后,黑洞温度急剧升至无限高,爆发性地释放出粒子,然后归于灭亡。

⑤如果早期宇宙几乎都是由微型黑洞构成的话,这些微型黑洞就会参与银河系的形成,大量微型黑洞就会在银河系周围形成晕圈状的球形分布。这些微型黑洞的质量和温度各异,从几乎不再释放粒子的冷却黑洞到爆发性持续蒸发的,黑洞可能类型众多,迄今为止已经消失的也不计其数。

⑥微型黑洞的温度一旦达到极高,在爆发之前的数千万年间会持续释放出质子和反质子等粒子,释放出的反质子以低能量者居多。

⑦高温物质会释放出粒子和反粒子,其中也包括反质子。但是没有人预言初期的宇宙到底能生成多少微型黑洞,银河系中也许完全不存在微型黑洞,也许存在甚多微型黑洞。不过,科学家有可能利用高性能的探测器准确无误地捕捉到来自宇宙的反质子。具有低能的反质子由宇宙线碰撞是困难的,十分罕见。所以,来自宇宙空间的低能反质子是探寻微型黑洞蒸发的极理想的途径。通过科学家实验,这种探索开始成为可能。

⑧大爆炸结束时的宇宙被称为“放晴的宇宙”,只是靠光信息来观察比“放晴的宇宙”更早期的宇宙是不可能的。对此,只能靠找寻微型黑洞——这一来自极早期宇宙的化石,来研究刚刚诞生的宇宙及超微观尺度上宇宙密度的变化,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⑨科学家要深入地探究,是否存在处于低能状态的来自微型黑洞的反质子。低能粒子流因地球磁场而发生弯曲,只倾注于靠近地球磁极的高纬度地区,国际空间站的轨道与赤道的夹角为51度,无法观察。科学家认为,有必要在地磁极附近通过高空气球进行长期观察,为此要减低检测器的重量,降低耗电,将来从阿拉斯加北部围绕北极进行环球飞行,或围绕南极点实现20天气球飞行,最终揭开有关反质子的谜团。

【小题1】下列关于“微型黑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型黑洞是相对于大型黑洞存在的一种现象,诞生于早期的宇宙,并可能参与银河系的形成。
B.微型黑洞释放出变轻变小的粒子与不断升高温度的能量,在此情况下,温度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
C.微型黑洞是由于各种特定因素影响了黑洞能量密度,密度高的极小部分收缩,最终可能形成微型黑洞。
D.探寻微型黑洞蒸发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低能量反质子,因为它具有数量多与不易受到宇宙线碰撞的特性。
【小题2】下列对“微型黑洞蒸发”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能量等物质会处于波动状态,且发生于黑洞表面的真空。
B.黑洞的强重力场充斥着粒子和反粒子,从而把相对的粒子和反粒子释放出来。
C.微型黑洞蒸发的过程就是释放粒子和能量的过程,这就是具有的温度。
D.微型黑洞有个强重力场,缺此就无法产生黑洞蒸发。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型黑洞的高温物质会释放出粒子、反粒子和反质子,其中反质子与微型黑洞蒸发密切相关。
B.从理论上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找寻微型黑洞完全可以打开刚诞生宇宙和超微观尺度上宇宙变化之谜。
C.要深入研究低能状态的反质子要到近地球磁极的高纬度地区,因为地球磁极致使低能粒子流发生了弯曲而注入到这些区域。
D.微型黑洞质量和温度各不相同,数量也是未知数,它们一直处于不断生成和不断消失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晨的电话
戴维·霍利斯(新西兰)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爬过院子的篱笆,透过殖民时期的大窗户,柔和地照在卧室内。阵阵凉风吹来,除了梳妆台上笨重而古老的座钟发出有规律的滴答滴答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一床针织被盖在床上,那里睡着丈夫和妻子,他们轻微的呼吸声几乎听不到。
早晨的宁静被床边的电话铃声打破。只见丈夫动了动身体,慢慢地翻过身去。丈夫约翰·柯林斯是一个高个子的中年人,身体刚刚开始发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上班时整天坐着,吃的又不错,怎么能不发福呢?他一手挠着有点发白的短胡子,一手去接电话。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值一天班吗?”
约翰深吸了一口气,朝妻子那儿扫了一眼,看她是否醒了,“呃……好吧,我一会儿就到”。
妻子似乎突然醒了,眼里噙满泪水,她大声嚷道:“不,不行,又要在周末加班!你早就答应了,这个周末我们要一起去看彼得的橄榄球比赛。你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去看他比赛,而且他已经对自己所有的朋友说了,他爸爸要来。看完比赛我们还要在湖边野餐!”
“听着!简,你不明白,我别无选择。他们人手不够,真的很需要我。”
约翰说着就跨进了浴室,用力打开了淋浴开关,没等水热,就钻了进去。他狠狠地往稀松的头发上抹了些洗发水,似乎这样就可以把简不停的抱怨止住。
简不说什么了,无奈地流着眼泪。约翰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自己那么轻易地就对别人说行,而对家人说不呢?这次又是这样!
他不想吃早餐,只想在妻子重新开始唠叨之前赶快离开。他抓起公文包,正要出门,突然感觉旁边有人在看他。他慢慢转过身来,发现是彼得,他的大儿子,正用请求的眼神望着他。
“爸爸,我已经跟朋友们说了,你要来看我们的橄榄球比赛。”
“我很抱歉,儿子,同事有事上不了班,我得去替他。下次我一定去,好吗?我保证。”
“但是,爸爸,这次你不去加班不行吗?”
“听着,孩子,我也不想去加班。”约翰抬高了嗓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说着,约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屋子,没有注意到眼泪已经从儿子的脸上流了下来。
“早上好,约翰!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不高兴?”
“你好,莫菲!家里的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人要我这样做,老板要我那样做,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能对老板说‘不’吗?”
“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伙计!”
繁忙的一天过去了。能在下午四点下班,约翰感到很满足。回家的路上车很多,他一边漫不经心地开着车,一边想着电视上的橄榄球比赛。
“到家应该还来得及看比赛。”约翰想,“但愿简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他开始加速,准备超过一辆卡车,可脑子里又不自觉地想起早上和妻子的争吵,没有注意到车子已经驶出了道路。他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那个老妇人脸上的惊恐,那时他们两人的车就要撞上了……
他能听见声音,却睁不开眼睛。他听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电话铃声以及说话声。
“他怎么样了,医生?”是妻子在说话,她想努力控制住自己变调的声音,但无济于事。
医生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斟酌应该怎样回答家属的询问:“很抱歉,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是我得老实告诉你……情况不妙,他困在车里的时间钓鱼台了。我建议你最好把家人都叫来,以防万一。”
妻子的话音消失了,只是她那低低的呜咽声仍然回响在他的耳畔。他又听见儿子的哭声,以及仍然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他感觉特别想哭,他想告诉妻子,自己是多么爱她;告诉她,他忽略了她和孩子们,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是多么内疚。但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电话铃声越来越响。怎么回事?就没有人去制止它吗?突然,他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去接电话,约翰。”
他猛地坐了起来,心跳得厉害,额头上渗出了汗,他抓起电话:“您……您好!我是约翰,您是哪位?”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值一天班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小说中的约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5分)
【小题3】“担当”意为“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担当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自觉。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8分)
【小题4】下列对小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小小说构思独特,采用梦境与现实相交错的写法,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一个男人所经常遇到的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问题,主题深刻,构思独具匠心。
B.文章叙述了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呈现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暗示了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现实的围困。
C.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出现了同样的电话,虽然内容简单,却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反映了现实生活时刻困扰着人们,人们没有任何自由。
D.作者先写周末早晨一个电话叫醒一个家庭的情景,然后描述随后发生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起车祸,结尾却出人意料,陡然一转,揭示这一切竟然都发生在睡梦中。
E.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通过写约翰替斯宾塞值班,表现了约翰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3.语言表达(共1题)

7.
扩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句子“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要求:①用第一人称手法;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③运用适当的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④不少于2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