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07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选择题(共10题)

1.
找出给加线黑体字注音中正确的一项 (    )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婉转的曲子,时而徜徉在碧绿的菜畦,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
A.qiāo    zhàn qí    liàng
B.qiǎo    diàn    wā    niàng
C.qiǎo    zhàn qí niàng
D.qiāo    diàn wā liàng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建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博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B.隔壁阿姨一改昔日的容光涣发,脸上写满了悲伤憔瘁。事后我们才得知,原来就在昨天,她的奶奶过世了。
C.在商讨国庆出游计划时,我们一家人出现了分岐,爸爸选择风景琦丽的湘湖三期,妈妈希望参观美仑美奂的G20会展中心,我更希望去大江东湿地公园逛一逛。
D.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教师,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
D.江东公园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 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4.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活动课上,大家各得其所:男生们都涌进了足球场、篮球场,女生则选择了她们喜欢的羽毛球。
B.读书自然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间的千滋百味,不过,有时不求甚解也是特定情境下可以选择的一种读书方法。
C.汉字听写大赛真是对基本功的大考验,看到冠军们得意洋洋的笑容,不得不为他们鼓掌。
D.听他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因为我只考虑自己感受,所以大家才不愿意跟我交友的。
5.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 ②天空蔚蓝辽远 ③溪水清澈如镜 ④山谷一片清幽
A.④③①②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三城联创”签字仪式,使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B.“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灯月交映、水波粼粼,西河乐园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7.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泰戈尔诗三首》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B.《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C.《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D.《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的海伦·凯勒,她遇到了再塑她生命的莎莉文老师,何其有幸!
9.
下列各项中的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作家
B.撒盐空中差可拟——刘义庆——《世说新语》——宋朝
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
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济南冬景。
C.《陈太丘与友期行 》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守礼。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感知到,文中孩子只有在百草园才快乐,三味书屋的教育束缚了他的天性。

2.诗歌鉴赏(共1题)

11.
古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为什么是“古道西风瘦马”,而不是“古道清风瘦马”呢?
【小题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题3】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2.
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雍也》)
⑤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小题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小句画一处,共两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________  (2) 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3)传不习乎?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3.
阅读《春》一文,完成下面各题。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小题1】请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其中加点词用得好在哪里。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小题2】同样是写“花”的文字,下面这首小诗和《春》第④节迥然不同,请说出其中两点。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
【小题3】同样描写“春风”,下面两个比喻各自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句一: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最后三个小节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5.作文(共1题)

14.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因为是朋友   (2)依然是朋友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或散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