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弄堂(nòng)愆期 (qiān)垝垣 (guǐ)遗施(wèi) |
B.叱咤(chà)惩创 (chuāng)溘死 (kè)搽粉(chá) |
C.窈窕(yǎo)伶俜 (pīng)踯躅(zhú)哽咽(yè) |
D.羁鸟(jī)葳蕤(ruǐ)三匝(zā)哺育(bǔ)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
B.中国海军多次成功护送商船顺利通过亚丁湾,这既保护了我国商船在该海域的正常航行,又展示了我国海军的实力,震慑了索马里海盗,在世界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使世界各国对我国海军侧目而视。 |
C.京津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乘坐这条高速铁路上的客车,乘客都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
D.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的讲演态度中,是决找不到一点手比脚画的煽动和激昂的。他的低弱的绍兴口音, , ,却 , , , ,挑动了每根心弦上的爱憎,使蛰伏的虫更觉无地自容。
① 夹带着幽默 ②像冬天的不紧不慢的哨子风
③不急促,不故作高昂 ④充盈着力量
⑤平静而清明 ⑥刮得那么透彻
鲁迅先生的讲演态度中,是决找不到一点手比脚画的煽动和激昂的。他的低弱的绍兴口音, , ,却 , , , ,挑动了每根心弦上的爱憎,使蛰伏的虫更觉无地自容。
① 夹带着幽默 ②像冬天的不紧不慢的哨子风
③不急促,不故作高昂 ④充盈着力量
⑤平静而清明 ⑥刮得那么透彻
A.③⑤④①②⑥ | B.⑤③①④②⑥ | C.⑤③④①②⑥ | D.③⑤①④②⑥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2)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氓》)
(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 (《醉翁亭记》)
(4)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7)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岳阳楼记》)
(8)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1)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2)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氓》)
(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 (《醉翁亭记》)
(4)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7)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岳阳楼记》)
(8)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
罗银胜
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 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真真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是‘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杨绛读书时的惬意,无疑也是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杨绛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如今她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们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至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
2007年夏天,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好在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无党无派,也不是教徒,没什么条条框框干碍我思想的自由。而我所想的,只是浅显的事,不是专门之学,普通人都明白。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灵魂也没有了吗?”
摆脱了羁绊和束缚的杨绛先生,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老人家九十多岁,快到生命的尽头,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还极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
杨绛的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情。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先生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节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E.杨绛先生的文学语言平淡而不贫乏,干净明晰而有巨大的表现力,这样的成就是她苦心经营的结果。
【小题2】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她在读书中创造了“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请简要概括这个“精神世界”的特点?(6分)
【小题3】这篇传记从哪几方面来写杨绛先生的?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小题4】年近期颐的老人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她问答的内容是什么?她的问答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阐述。杨绛先生的问答对你有怎样的启迪和影响呢?请结合实际谈一谈。(7分)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
罗银胜
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 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真真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是‘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杨绛读书时的惬意,无疑也是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杨绛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如今她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们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至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
2007年夏天,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好在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无党无派,也不是教徒,没什么条条框框干碍我思想的自由。而我所想的,只是浅显的事,不是专门之学,普通人都明白。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灵魂也没有了吗?”
摆脱了羁绊和束缚的杨绛先生,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老人家九十多岁,快到生命的尽头,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还极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
杨绛的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情。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先生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节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杨绛先生是“读书种子”,她享受读书的生活,也勤于思考与创作,读与写构成了她完整的“书香世界”。 |
B.钱钟书逝后,杨绛杜门谢客,潜心读书,在读书中追求并获得了“精神的享受”。 |
C.杨绛先生的生活是简朴的,她生活需求的有限与她思想的无限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凸显了她伟大的品格。 |
D.杨绛先生认为:读书人目光短浅是可以通过读书贯通三界、神游万里来改变的。 |
【小题2】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她在读书中创造了“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请简要概括这个“精神世界”的特点?(6分)
【小题3】这篇传记从哪几方面来写杨绛先生的?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小题4】年近期颐的老人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她问答的内容是什么?她的问答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阐述。杨绛先生的问答对你有怎样的启迪和影响呢?请结合实际谈一谈。(7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