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73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2/2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jí)贯(chǎn)明领(xián)水(xiè)不通
B.(dǔ)厚(lǔ)味佳(yáo)(xiē)斯底里
C.哽(yè)供(jǐ)(guǒ)脚玉(qì)雕栏
D.白(xī)(chēn)持(pōu)析剩菜残(gēn)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成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缺少相应的法律常识,在学校出现了校园欺凌事件,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削弱学校的教育成果。

材料二: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公布,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3.
下面这段话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会茫然失措。 。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
A.因为它们既然有规律可循,那就具有一般性
B.因为它们既然有一般性,那就有规律可寻
C.因为我们不止能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能掌握它的特殊性
D.因为我们既然能掌握事物的一般性,就能掌握它的特殊性
4.

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2016年你最为关注的热点新闻”,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热点一:2016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已成为国际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元素”唱响了国际舞台,“中国声音”有了越来越多的倾听者……

热点二:“长征精神”,它从历史深处走来,在历史的沧桑中不断发展,丰富并一代代传承。时代在进步,但“长征精神”没有褪色,它是我们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这种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

热点三: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5.

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6.

人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氓》)
【小题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潜《归园田居》)
【小题3】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苏轼《赤壁赋》)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22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移案,视无可置者顾:拜访B.客庖而宴逾:越过
C.去,以手阖门比:等到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手:亲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娘指叩门扉曰 垣墙周庭,当南日
B.家有老妪,尝居此又杂植兰桂竹木
C.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翁。
D.顷,持一象笏至独夫心,日益骄固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B.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C.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4】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B.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C.“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承上启下的转折过渡句,“多可喜”指第一部分悠然自得的读书生活,以及家庭乐事,这是承上。“亦多可悲”指下文回忆家庭生活中可悲之事,属启下。
D.作者在回忆祖母往事的时候,于回忆之中隐含着对祖母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的怨愤之情。
【小题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4分)
(2)某所,而母立于兹。(3分)
(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9.
阅读下列语段,概括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堵车的三个原因(50字以内)。
有人认为,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大堵车是因为人们争相占免费政策的便宜,这其实是误解。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之前就有,而并非免费后才有的景象;出现车流扎堆儿,肯定有受免费诱惑的,但更多源于信息不对称,公路管理方对此缺乏充分的高速车流信息预警。免费,不只是免通行费的问题,而是为了消除收费站这个关键的堵点,以免费放行减少时滞、促进顺畅。可是虽然免费了,收费站却还像收费时那样拦车发卡收卡,等于没有解决问题,还因为免费把车流引向高速,加剧了拥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