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72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8

1.综合题(共3题)

1.
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________游;B位于________游;C位于________游。
(2)该河位于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____
(3)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____,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________处。理由________
(5)简述中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的影响。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聚落属于________状聚落,可能是因近水源而沿________伸展, B聚落属于________状聚落,盆地和________地区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2)图示四处聚落,若A位于高原上, B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简述两聚落各自的发育条件。
3.
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公路Q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及分布原因。   
(2) 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这两段各有什么优势?

2.单选题(共12题)

4.
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
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
【小题2】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
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山岭是由(  )
A.背斜形成的B.向斜形成的
C.岩浆喷发形成的D.断层形成的
【小题2】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
A.庐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
6.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
【小题2】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
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的河流易发生凌汛
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
7.

   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形成了瀑布。瀑布地带河流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结合瀑布逐步形成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的结果B.变质作用的结果
C.侵蚀作用的结果D.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小题2】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  )
①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 ②断层构造带 
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④褶皱起伏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处属于(   )
A.断层B.向斜C.背斜D.海岭
【小题2】图中,M处属于(   )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U”形谷D.谷地
9.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洪积平原B.“U”型谷
C.河漫滩平原D.三角洲平原
【小题2】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
A.夏秋两季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D.春冬两季
10.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
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小题2】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  )
A.植树种草B.修水库C.围海造陆D.围湖造田
11.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混交林带 高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灌木林带
【小题2】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A.1 500米 5 500米B.2 000米 5 500米
C.3 000米 4 000米D.2 000米 6 500米
12.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差逐渐变小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小题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
13.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植物稀少,土壤瘠薄
C.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D.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小题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字母①代表动物,其余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②绿色植物 ③O2④CO2B.②绿色植物 ③CO2④O2
C.②微生物 ③CO2④O2D.②微生物 ③O2④CO2
【小题2】此图可以说明(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
200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题2】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3.选择题(共2题)

16.

 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7.如图表示一个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