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混交林带 高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灌木林带
【小题2】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A.1 500米 5 500米
B.2 000米 5 500米
C.3 000米 4 000米
D.2 000米 6 500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7 11:5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地震相关情况对照表。
地点
地震
时间
震级
震源
深度
地形状况
植被
状况
人员财
产损失
甲
8月6日16:30
6.5级
12 km
高山峡谷
稀疏
大
乙
10月17日21:49
6.6级
5 km
丘陵为主
茂密
小
(1)简述该山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的差异。
(2)分析R河段的水文特征。
(3)甲地地震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滑坡、泥石流和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请利用表中信息说明滑坡的形成原因。
(4)推算北半球冬至日昆明市中心(约25°N)的正午太阳高度,并比较分析昆明与杭州(约30°N)冬至日昼长的差异。
同类题2
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同类题3
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行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小题2】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海拔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大陆可能是
A.非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小题2】下列关于②地气候的形成因素,不正确的是
A.东南信风
B.地形
C.赤道低气压带
D.洋流
【小题3】图中④、⑤两自然带内的河流比较,差异最明显的是
A.径流量大小不同
B.汛期出现时间不同
C.含沙量多少不同
D.主要补给类型不同
同类题5
2018年9月5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首期成果在拉萨发布。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两条山脉部分地区冰川面积近50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持续下降
B.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面积更大
C.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快
D.冰川面积变化与气温和大气环流变化有关
【小题2】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
A.河流径流量迅速减少
B.高原固态水储量增加
C.出现新型的冰崩灾害
D.高原生态系统更为稳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