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71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5/7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关/诚/没/
B.怪/密供/送管/呼天
C.押/工/念/
D.蓬/枯让/热/名一时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②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③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④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④③①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④③②①⑤D.④②①⑤③

2.句子默写(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1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天朗气清,__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 ,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5分)。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缘于苏东坡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
【小题1】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4分)
【小题2】.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6分)
【小题3】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5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3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答:自由表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