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严州中学高二1月份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71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5/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引(qín)汗涔(cén)补(mí)于心不(rèn)
B.丝(gé) 绝命书(jué)镜(kuāng)然开朗( huò )
C.编纂(cuàn)催化(jì)罪(niè)吹毛求(chī)
D.诽(bàng)岛素(yí)杂(wú)勒索敲(zhà)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a+、Mg2+、Cl、Br等化学资源.将海水淡化与浓缩海水结合是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途径之一.以浓缩海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提取Mg、Br2等产品.
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a+、Mg2+、Cl、Br等化学资源.将海水淡化与浓缩海水结合是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途径之一.以浓缩海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提取Mg、Br2等产品.
4.计算

56-39={#blank#}1{#/blank#}

5.计算

56-39={#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论语》)
(3)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论语》)
(4)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王实甫《长亭送别》)
(5)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司马迁《报任安书》)
(6)丰草绿缛而争茂,  。(欧阳修《秋声赋》)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2)“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
[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
【小题1】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2分)
【小题2】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3分)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一)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二)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三)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夫臧获婢妾,能引决犹:尚且B.及见贾生之吊:安慰
C.何不其泥而扬其波淈 :搅浑D.生死,轻去就同:把…看成一样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怪屈原彼之材,游诸侯久之,能足音辨人
B.至激义理者不然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
C.生孩六月,慈父背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
D.幽于粪土之中不辞者何不餔其糟歠其醨
【小题3】选出对两段文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一文中的“渔父”形象,被赋予一种文化内涵。作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他是纵情山水、超世旷达的隐逸思想和人格的象征。
B.《渔父》一文中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屈原的高洁美好的品质,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通过渔父的语言传递出这样的思想。
C.《渔父》一文出自《楚辞》。《楚辞》是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楚地作家的作品合集,成书于东汉时期。
D.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但不可否认,屈原的“纵身一跳”相较于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更能表现文人节气。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1)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2)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作品
大  树
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⑸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⑹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⑺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旱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么大的道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⑻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声势造就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义。
⑼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这件事我也在《和田行吟》一文中描述过。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味儿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⑽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遭受了打击。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⑾还有一年八月北疆下大雨,下着下着,变成了大雪。大雪里饱含水汽,落在仍然枝叶翠绿茂密的树上,积成很厚、很重的银冠。第二天阳光一照,十分奇丽壮观。但是不少树承受不了了,枝丫被压得劈开。银雪、绿叶之下,被劈折后露出的白生生的枝丫的内质,望过去就像人的白骨被折断后的模样,一样的惊心动魄。树无声,可是你完全可以感受到它的疼痛。
⑿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寻常,一看就知道,是具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就只有这些了。
⒀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觉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⒁看来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小题1】文中第4段中说“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作者为什么这样讲?请分点回答。(6分)
【小题2】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地方的树?又用这些树说明了哪些观点或见解?请分点回答。(9分)
【小题3】文章开头就说大树“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 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阅读了这一篇文章,你觉得大树的哪些东西值得你学习?(4分)
【小题4】这篇散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请分点回答。(4分)

5.语言表达(共3题)

10.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特定的语意。(4分)
白春礼院士把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    ;U    ;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的为国家民族做贡献。
1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并把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
④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
12.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4分)
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在即,美、英、法、德、日、意大利及加拿大(七国集团)12日宣布不会承认公投结果,并威胁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行动。
据美国白宫当日发布的联合声明,七国强调,克里米亚的“主权公投”直接违反乌克兰宪法和国际法,呼吁俄罗斯停止一切改变克里米亚地位的企图。
七国称,克里米亚公投不具法律效力,而且由于准备仓促和俄罗斯军队“恐吓”,公投进程会漏洞百出,没有任何道义力量,因此“我们不会承认公投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