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07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C.中国经济腾飞崛起,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D.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C.公园的一角,几个小姑娘正在排练舞蹈,看上去都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liáo阔的冀中平原,微风fú过,田野里散发着麦子成熟的香气;浩miǎo的白洋淀,湖水波动,小渔船轻快地穿suō于芦苇丛间;在层层的麦浪里,在密密的芦花荡中,闪现着抗日军民的身影……    ——孙犁《白洋淀纪事》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小题1】下列对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秋》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萧瑟冷清的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B.《秋》曲中的景物都为动态,如“一点飞鸿影下”,此句是前后两部分的过渡,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
C.《秋思》勾画了一幅羁旅秋景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可以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D.《秋思》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小题2】《秋思》和《秋》两首元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荀巨伯探病》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①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②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③,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胡贼:入侵的军队。②败:损害、毁坏。③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友人语巨伯曰(_______)  (2)子可去(______________)
(3)贼既至(______________)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用”解释的一句是( )
A.静以修身。B.可以为师矣。
C.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D.非淡泊无以明志。
【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北京的春天
杜京
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
我的等待穿越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直至春天的到来。于是赶紧融入其中,追随春风一同跳起欢快的舞蹈。
我喜欢用嗅觉来寻找春天。在北京,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气息,我一直未寻找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只好借用朱自清先生的话,叫做“新翻的泥土气息”。京城没有人翻泥土,物业管理员没那么勤奋,翻泥土的是土里的蛰虫,于是我的情绪就和这里休眠一冬的虫子一起蠕动起来。
我喜欢用听觉来体会春天。我只觉得在北京,春天里的晨钟暮鼓,风动鸟鸣,都会给人带来欢快和愉悦。
我喜欢用触觉来领略春天。有一首歌这样唱:“春风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吻中包含着的柔、轻、软、暖等正面的感觉,都能在春天里找到。在北京,春天会让人的所有细胞都活跃起来,敏锐、多情、活泼、欢愉。
我喜欢用视觉来感受春天。北京城里道路两侧会在你不经意中冒出点点红、白、黄、绿,多情的柳树静悄悄地吐出嫩芽,仿佛一根根浅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切无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春天气息。
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柔和的春风拂着细细的柳丝,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片片、一簇簇,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儿时曾经居住过春城昆明,反而难得体会到春天的珍贵,因为春城四季如春,生活在春城的人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春天般的温暖和喜悦之中……而在北京却大有不同。整整一个冬天积聚的苍凉与寒冷,在短暂的瞬间挥然而去,天高、云淡,鸟儿如心灵放飞一般展翅在空中游弋,看绿色风景,闻沁脾芬芳,这是多少人心中的夙愿。因此,春天,在北京人眼里是一个极为珍贵的季节。
北京的春天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柳树,对春天的到来反应最敏感的也是柳树。有人说,柳树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春风仿佛就是柳树的情人,对此,我深以为然。那漫长的冬季对多情的柳树来说够难熬的了,所以,刚有一点春的气息,柳树就躁动不安了,一夜之间在枝头绽出无数鹅黄的嫩芽,虽然小如细米,但一片一片的,在阳光下格外鲜亮,抬眼一看,不禁勃然心动。不过三五日之后,满树的嫩芽又都变成片片绿叶,像一个爱美的少女,用绿色装扮好自己,迎接心上人的到来,那种神态颇有几分羞涩,又有几分喜悦。
阳春时节有“京城无处不飞柳”之说,在北京的石桥不远处,有一处白石庄,《帝京景物略》曾这样记载:“春,黄浅而芽,绿浅而眉,眼而深。春老,絮而白。”3月,京东通惠桥两岸“柳垂捶蘸河,漕舟上下达”,好一片江南春色。树枝上的小鸟欢呼雀跃,放开春天的歌喉,娇小玲珑的鸟儿展开双翅,叽叽喳喳弄得满枝柳绿。
北京这个春天,花儿,鸟儿,树儿,草儿全都喧腾起来,绽放出灿烂鲜活的生命之光。当驾车行驶在北京城,可见路旁千万条柳枝交相辉映,桃花、梨花、报春花、玉兰花,争相斗妍,层次分明,精巧细致,跃入眼帘。北京的春天格外匆忙,当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仔细领略美丽的春色时,就只见花落点点,漫天飞扬,春光悄悄离去,盛夏就高调地为京城带来浓绿。
北京的春天很短,但是很美。
【小题1】本文写的是北京的春天,为什么还要写春城昆明的春天?
【小题2】品读第6段和第9段的画线句子,任选角度赏析。
(1)多情的柳树静悄悄地吐出嫩芽,仿佛一根根浅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有一点春的气息,柳树就躁动不安了,一夜之间在枝头绽出无数鹅黄的嫩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10段中,引用《帝京景物略》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小题4】比较本文开头和结尾的两段话,说说你的理解。
7.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小题1】一句话概括本文段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文夹叙夹议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段文字中“议”
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___句。(只填写序号即可)
【小题3】文段中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走进民俗】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要求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诵读】每年的中秋佳节将至,学校文学社举行“皓月如歌”古诗词诵读比赛。“月亮”
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中吟诵的对象,用无数诗词佳句抒写出悠远的情思。请你也写出两句有关月亮的诗句来助助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亲情】 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度佳节,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一起吃月饼,有啥意思啊!” 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左右)

7.作文(共1题)

9.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写下来。
请以“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别忘了交代清楚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他在你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用修正液(纸),减少错别字。4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