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邗江实验、江都实验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07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8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憔悴(cuì ) 侍弄(shì) 菡萏(dān )    搓捻(niǎn)
B.荫蔽(yīn )    高跷(xiāo) 攒聚(cuán) 莅临(lì)
C.瘫痪(huàn)    抖擞(sǒu) 云霄(xiāo) 祈祷(qǐ)
D.粗犷(guǎng)   竹筛(shāi) 彩棱(léng) 竦峙(zhì)
2.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B.我才疏学浅,怎么能当学习委员呢?(解说:这句话中的谦辞“才疏学浅”使用正确。)
C.摄影要记录内心的声音,不要背上包袱。(解说:这句话用了“包袱”的引申义。)
D.回来、能够、愿意、佩服( 解说:这四个词都是动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机大战第三轮柯洁对阵AlphaGo正式拉开序,柯洁表现不乐观,黑棋气势咄咄逼人。
B.听到自己中考取得好成绩时,小杨同学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地来了。
D.西安竞技足球队在千呼万唤中登陆中乙,每一场比赛都可以涌进20000多名球迷,人声鼎沸的主场氛围足以让不少中超球队汗颜。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C.“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D.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李白借《次北固山下》描绘了青山绿水、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表达了身在异乡的羁旅之情。
B.《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望梅止渴”“三省吾身”“七步成诗”等成语都出自于此。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D.《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2.字词书写(共1题)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pái huái( )( )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shǔn(  )吸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zhuì(  )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边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季羡林《清塘荷韵》)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王之乎(____) ②愿王之(____)
③太丘舍(____) ④吾日三吾身(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A.温故知新(《论语》)B.人不知不愠(《论语》)
C.相委去(《陈太丘与友期行》)D.学时习之(《论语》)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老房子会说话 李丹崖
①假如你有一座老房子,你一定要善待它,不要冷落它,不要淡漠它,因为,只要你留心,会发觉:老房子自己是会说话的。
②老房子会帮我们感知雨意。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有这样的句子“山云蒸,柱础润。”这与民谚中所说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有异曲同工之妙。常住老房子的人都知道,每每柱础上返潮或是生了水珠,就预示着很快就要下雨了。久在樊笼里的我们,忙到甚至没有时间看天气预报,但是老房子会告诉你,快下雨了。而这些是住在商品房里的人感受不到的,我们被蒙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里,别说是预感下雨,就是真正下了雨,我们也只有后知后觉,甚至沦落为“从电视上看到”、“从手机上浏览到”、“从电脑上查阅到”……我们成了不接地气的人。
③老房子会让我们感到惊喜。近一段时间,我做文化旅游行业,常常流连在各色古建筑中,蓦然瞥见天井院里的一角天幕,让人顿然明白“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味;墙角石缝里钻出来的一棵楝树苗,春夏之交开出淡紫色的小花,散发出弄弄的春意;经年的白色石灰墙,经过雨水漫漶,形成的图案,俨然水墨画,远远望去,或怪石嶙峋,或烟云弥补,或如僧枯坐;裸露的土地上,长起来一株桃树苗,主人并未栽种,仔细推敲,不知道是谁家顽童吃剩的桃核,仍在这里,爆发出顽强的绿意。
④老房子最能与我们交心。你欢喜时去老房子,敦厚的石鼓会教会你隐忍低调,会告诫你“得意莫张狂”;你忧郁时去老房子,望一眼房顶上倔强而立的茅草,想起它的身世,或许大风,或许出自鸟的粪便,已然生长得如此生龙活虎;你受挫折时到老房子散心,看到已然斑驳的木门生出了木耳,似乎在告诉你,即便行将朽木,也可“枯木逢春”。所以,老房子是最能养心、最能励志的。
⑤老房子最适合天长日久相处。城市的单元楼千房一面,就好像星级大酒店,万菜一味,哪有私房菜来得亲切,老房子,就是餐饮中的私房菜,百吃不厌。老房子里常常住着百岁老人,他们的年龄与门前的老树一样久,皱纹和树皮一样多,老树窜出院落,老人的厚德街巷皆知。那些老房门开开合合,磨出了包浆,好似人的手经年劳作,磨出了老茧,包浆的老是一种保护,老茧的也是一样,那些老窗纸破得通透,好似人经过岁月的阅历,世事洞明。
⑥老房子是老朋友,也是老知己,甚至可以是忘年交。一个人与一座房子的情谊,有时候远胜于他和一个人的关系,老房子在岁月的风雨里缄默不言,它就那样静静地坐落在那里,窗外的云卷云舒,屋后的林木窸窣,俗世的情境变迁,它都看在眼里。因此,每每走进它,似乎就走进了一座能量场,为我们空虚的心灵,苍白的灵感,萎靡的心志“充一充电”,然后,我们轻掩房门,借着门环的叮咚声,走向另一个生命的晨辉。
⑦老房子,自己会说话。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说“老房子会说话”?
【小题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经年的白色石灰墙,经过雨水浸润,形成的图案,俨然水墨画,远远望去,或怪石嶙峋,或烟云弥补,或如僧枯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房子在岁月的风雨里缄默不言,它就那样静静地坐落在那里,窗外的云卷云舒,屋后的林木窸窣,俗世的情境变迁,它都看在眼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纵观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小题4】老房子是老物件,引起了作者无限感念,请你回忆一下你的家里有哪些老物件,选择其中一件老物件,谈谈你和它之间的故事。(不少于100字)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语文综合实践。
(1)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拿钱的这位同学的行为,你该如何劝诫他呢?(至少引用一种名言警句、成语或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①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
②文中成功具体指的是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何作者却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生活在济南的冬天,是老舍最美的时光;玩耍在百草园,是鲁迅最美的时光;散步在田野,是莫怀戚最美的时光。同学们,你最美的时光是什么呢?
请以“最美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