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4月月考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7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刻(qǐng)看(zhōng)呱坠地(gū)鼎之力(gāng)
B.下(zǎi)(piāo)窃体裁衣(liàng)势不可(dǎng)
C.连(lèi)洗(shuàn)博闻强(zhì)臣宠妾(pì)
D.客(chèng)眩(yūn)疾风草(jìng)发生口(jiǎo)
2.

对小麦、玉米、向日葵等被子植物进行分类,往往以(  )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

1654年,在德国某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半球实验,该市市长让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只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两侧的马匹达到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如图为同学们利用直径为D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模拟该实验的情形.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下列各题。(18分)
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②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③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④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⑤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⑥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⑦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⑧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⑨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
【小题1】文章第②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小题2】文章第③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4分)
【小题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
【小题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3.语言表达(共2题)

5.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交际情境,加线的谦敬辞分别存在使用不得体的错误,请解释原因并加以改正。(6分)
①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②接受朋友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③询问长辈年龄:“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6.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两种结论?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