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06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4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否则,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沉溺其中,
就会后患无穷。
B.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C.要不要大量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2.字词书写(共1题)

3.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襁褓(_____)
(2)订正(____)
(3)叱咤风云(_____)
(4)气吞斗牛(______)
(5)断章取yì(____)
(6)心无旁wù(______)
(7)细nì(____)
(8)càn然一笑(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二)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行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注释:①祷:请求;②匡:辅助;③奉:恭敬地捧着。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死国可乎______
(2)上使外将兵______
(3)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
(4)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与“乃反数上书直言”中的“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乃立为王
D.乃悟前狼假寐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2)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小题4】仔细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文段(一)中陈胜、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是因为扶苏__________。
文段(二)中能够概括扶苏被赐死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要值多少钱
①天气预报所指的气温是指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位置上所观测的气温,以℃表示。
②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息息相关。
③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④气温变化1℃,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惊人!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7天)的生长季。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欠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在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
⑤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气温上升1℃时,中国华南因全年的日平均气温基本上大于10℃,故积温变化为365℃,可种植三茬作物,相当于每一茬作物有122℃的积温变化。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会出现增产或减产10%的情况。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⑥经济学家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的消费热。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多,商家个个无不拍手称快。
⑦德国刑侦专家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混凝土浇灌工程,务必严格按照每天气温来安排,夏天不能超过28℃,冬天不能低于零下5℃,否则,会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百年大计可能毁于一旦。
⑨气温变化1℃与人的死亡有关。如上海市在炎热日(≥34℃以上),夜间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8人;午后每升高1℃,死亡增加10人。广州市炎热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2.3人;炎热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1.5人。
【小题1】气温变化1℃,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试加以概括。
【小题2】文中多处出现“据估计”“据测试”“统计分析”等字样,可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⑨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联系全文及相关知识,你认为气温变化是升好,还是降好?为什么?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我校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_________
(2)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___下联:_____
B上联:______ 下联:_____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  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6.作文(共2题)

7.
大作文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用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
(2)思想感情要健康向上。
(3)至少运用两种表达方式。
(4)至少运用下列修辞方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或者人名。
(6)不少于600字,书写要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7)不得抄袭。
8.
小作文
改写《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要求:
(1)不少于130字;
(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改写为散文,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