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第十次月考语文卷(有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5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涵概卑躬屈膝要言不烦距(jiān)手成春(zhuó)
B.邦交堤坝合龙优哉游哉甲(qiào)疾风(jìng)草
C.无名火 细大不捐闻者足戒(bǐ)首藏头(lòu )尾
D.家俱耳根清净珠联璧合包(zā)(chèn)心如意
2.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失去活力。生活中需要对手,因为对手(      )

①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                      ②能激发我们的潜能

③是事业成功的必要保障                  ④能让集体更富有生气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 “礼者,体也,得事体也。” (东汉刘熙《释名》)
B.李敖访问大陆时曾对媒体说,此行“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黛玉,没有眼泪。”
C.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坐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面对电脑玩QQ,真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啊!
4.

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师生对话让我们明白(      )

5.

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师生对话让我们明白(      )

6.

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师生对话让我们明白(      )

7.

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对于小学生还要注意(      )

8.

不管是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语,还是纽约地铁站内“请勿插队”的中文劝导牌,仍然都在警示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这是因为(      )

9.

不管是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语,还是纽约地铁站内“请勿插队”的中文劝导牌,仍然都在警示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这是因为(      )

2.诗歌鉴赏(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B.词的上片, “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上片四句,从四个并列的层面,抒发不同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情震荡。
C.词的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月色淡淡,雁声惊梦,作者难以成眠,相思之情更盛。
D.“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物写意自然贴切。
【小题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①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②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③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
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④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⑤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小题1】对下列加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问驿吏,吏言绐:告诉
B.当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达
C.马为之避易避易:不容易
D.其亦可谓不也已审:慎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退无所止② 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①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记述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险途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
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C.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
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3分)
(2)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3分)
(3)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4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遨游到中天了。这岸的果实已经采尽,他们打算渡过青鱼河,对岸有一片茂密的透着隐隐红光的山丁子树,挂在枝头的果实仍然可观。
③青鱼河河水流急,深不可测,因而很少有人在夏秋之时到对岸采浆果。一般来说,青鱼河被寒风冻僵了之后,才会有人拉着爬犁从它身上走过,去柳树丛中拾捡干枯的枝条当柴烧。
④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高烧,大病一场。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⑤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⑥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
⑦这时候又有三个采浆果的人回来了,一个说撞见蛇了,一个说看见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鸟,它发出的叫声像小孩子的哭声。另一个嘟囔着倒霉,眼皮被蚊子叮肿了不说,半新的裤子还被树枝划了道口子。可是当他们拿了钱后,谁也不发牢骚了,他们带着喜悦回家,走前都满怀同情地看着一无所获、佝偻着腰渐行渐远的苍苍婆。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⑧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⑨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⑩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⑾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节选自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在鲜活的生活图景的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是一篇出色的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人生寓言,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和思索。
B.全篇流淌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讴歌,文字如行云流水,情节跌宕起伏,都围绕采浆果的人行进着。
C.本文不是仅仅依赖于大鲁、二鲁的故事,多是一种整体的叙事,苍苍婆、曹大平夫妇都可以看做本文的主人公。
D.文章结尾写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这是采撷之后美丽和幸福的点缀,和苍苍婆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E.篇末写了一场突降而至的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被无情地封冻在了大雪之下。这既是写自然环境,又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小题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第④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3分)
(2)文中第⑥节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3分)
【小题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8分)

5.语言表达(共2题)

13.
简要说明下面一幅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标题不超过10个字。(6分)
   
【小题1】为本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小题2】这是一幅获奖的漫画,请你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
14.
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①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品企业使用了这种“毒胶囊”,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②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的创始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他拥有135亿美元的身家,也是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③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末被焚为两段,后段《无用师卷》入藏清宫,而《剩山图》流散民间,分隔361年后,今年终于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④4月18日,伦敦奥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伦敦奥组委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新的奥运口号 “激励一代人”。
⑤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