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64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然(wǔ)饥(jǐn)以杖蓧(hè)如切如(chuō)
B.孝(dì)朝(jìn)辙之鱼(hé)不如稗(yí)
C.缩(tān)米(dí)怨以德(bào)命运多(cuǎn)
D.架(kuāng)朝(jǔn)孳孳为善(zī)求之途(mí)
2.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几年来,中国军队——尤其是海军——实力增长迅猛,某些国家有必要为此而担心吗?关注中国是必要的,但不该歇斯底里地对中国感到恐慌。
B.那人问老船夫为什么又跑回来?老船夫就说想替他一会儿。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D.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都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4.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5.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6.如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仲尼弟子列传(节选)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於齐。
(选自《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注】:①冠雄鸡,佩豭豚: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性,好勇力。鄙:粗朴。
B.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造:找麻烦。
C.宽以正,可以众。比:使……亲近。
D.片言可以狱者,其由也与!折:决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恶言不闻耳。②彼致福者,为数数然也。
B.①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②由是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C.①恭敬,可以执勇。②愿夫子辅吾志,明教我。
D.①由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②天下之无道久矣。
【小题3】下列用“/”给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A.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B.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C.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D.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4分)
(2)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4分)
(3)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4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
滕王阁风景
高昌
  ⑴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
  ⑵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
  ⑶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
  ⑷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
  ⑸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
  ⑹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
  ⑺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
  ⑻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
  ⑼“层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
  ⑽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
⑾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
【小题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赣菜的“辣”?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答:
【小题2】与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壮丽景色相比,作者眼前的滕王阁景色,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④⑤段文字,请简要回答。(5分)
答:
【小题3】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读完全文,请你列出至少三条理由。(6分)
答:
【小题4】第⑼段中,作者说,“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4.语言表达(共1题)

9.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这样评价孔子——“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先秦诸子选读》,结合所学的《〈孟子〉选读》的文章,参照李零的笔法,以不少于150的文字勾画出你心中的一个立体的孟子形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