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体(zài)毗邻(pí)悬崖勒马(lēi)呼天抢地(qiāng) |
B.当作(dàng)翩跹(xiān)雇佣工人(yōng)罪行累累(léi) |
C.尽快(jǐn)粳米(jīng) 卓有成效(zhuó)荦荦大端(luò) |
D.便笺(qiān)扺掌(zhǐ)畏葸不前(xǐ)饮马江湖(yìn) |
2.
这学期的课文中的很多人物身上都具有可贵的品质,从罗伯特身上我学习到了{#blank#}1{#/blank#};鲁迅关心女仆阿三的事情让我懂得了{#blank#}2{#/blank#};小夜莺和雨来都具有{#blank#}3{#/blank#}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双调】殿前欢(元•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注]①奚童:小童仆。②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郑人。《庄子·逍遥游》称其能“御风而行”。
【小题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长亭送别》[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与卢挚的这首散曲一样,都运用了“青山”这一意象,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双调】殿前欢(元•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注]①奚童:小童仆。②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郑人。《庄子·逍遥游》称其能“御风而行”。
【小题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长亭送别》[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与卢挚的这首散曲一样,都运用了“青山”这一意象,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寓山注》序(【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原文有删节)
【注】①胼胝(pián zhī):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qiè):满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
(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4分)
《寓山注》序(【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原文有删节)
【注】①胼胝(pián zhī):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qiè):满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荷畚锸荷:挑 | B.而幽敞各极其致致:尽头 |
C.险者夷之夷:使……平坦 | D.都堪泛月迎风堪:可以 |
A.手足为之胼胝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
B.若有感触焉者若入前为寿 |
C.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D.客有指点之者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 |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
(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4分)
5.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5分)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题1】以上三段话均是对《论语》中某一段话的注译,请写出这一段话。(1分)
【小题2】结合上面材料,简述你对“和”与“同”的理解。(4分)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题1】以上三段话均是对《论语》中某一段话的注译,请写出这一段话。(1分)
【小题2】结合上面材料,简述你对“和”与“同”的理解。(4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小题1】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小题3)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内部动机”这一概念。(3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小题1】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A.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B.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C.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或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D.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基本不会影响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
A.在对待奖励会不会削弱内部动机的问题上,认知评价理论同意“强化原则”的观点而否定过度理由效应的说法。 |
B.黛西进行的系列研究不同于兰博等人的数学游戏实验的地方,在于关注了“过度理由效应”在成人身上的表现。 |
C.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精神鼓励方面。 |
D.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时,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
5.语言表达-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分)
抗战胜利后的一天,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为他饯行。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也赶来参加宴会。宴会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先生不知其意,笑着问道:“张先生此话怎讲?”张大千笑着说:“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张大千的劝酒辞非常巧妙,请你简要评述一下此中妙处(不超过75字)。
抗战胜利后的一天,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为他饯行。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也赶来参加宴会。宴会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先生不知其意,笑着问道:“张先生此话怎讲?”张大千笑着说:“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张大千的劝酒辞非常巧妙,请你简要评述一下此中妙处(不超过75字)。
6.命题作文- (共1题)
8.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如果还有其他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居里夫人的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张简朴的椅子。这两张椅子让居里夫人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逝了。
梭罗、居里夫妇与泰戈尔,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以“简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如果还有其他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居里夫人的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张简朴的椅子。这两张椅子让居里夫人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逝了。
梭罗、居里夫妇与泰戈尔,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以“简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