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41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各项词语中,前后两组加点字的读音分别相同的一组是()
A.频繁——濒临绝境综合——流水淙淙
B.泥淖——掉以轻心弹劾——放浪形骸
C.叱咤——姹紫嫣红馨香——罄竹难书
D.漂泊——虚无缥缈溃烂——功亏一篑
2.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4.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5.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6.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已知,则
的值为(  )
8.已知,则
的值为(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进称曰:“为人子,三年不闻父问,不可谓孝。为人父,三年不问子,不可谓慈。君何不遣人使大国乎?”太子曰:“愿之久矣。未得可使者。”仓唐曰:“臣愿奉使,侯何嗜好?”太子曰:“侯嗜晨凫,好北犬。”于是乃遣仓唐绁北犬,奉晨凫,献于文侯。
仓唐至,上谒曰:“孽子击之使者,不敢当大夫之朝,请以燕闲,奉晨凫,敬献庖厨,绁北犬,敬上涓人。”文侯悦曰:“击爱我,知吾所嗜,知吾所好。”召仓唐而见之,曰:“击无恙乎?”仓唐曰:“唯,唯!”如是者三,乃曰:“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君名之,非礼也。”文侯怵然为之变容。问曰:“子之君无恙乎?”仓唐曰:“臣来时,拜送书于庭。”文侯顾指左右曰:“子之君,长孰与是?”仓唐曰:“《礼》,拟人必于其伦,诸侯毋偶,无所拟之。”曰:“长大孰与寡人。”仓唐曰:“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赐之斥带,则不更其造。”文侯曰:“子之君何业?”仓唐曰:“业《诗》。”文侯曰:“于《诗》何好?”仓唐曰:“好《晨风》、《黍离》。”文侯自读《晨风》,曰:“子之君以我忘之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复读《黍离》,曰:“子之君怨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于是遣仓唐赐太子衣一袭,敕仓唐以鸡鸣时至。
太子迎拜,受赐,发箧视衣,尽颠倒。太子曰:“趣早驾,君侯召击也。”仓唐曰:“臣来时不受命。”太子曰:“君侯赐击衣,不以为寒也,欲召击,无谁与谋,故敕子以鸡鸣时至,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遂西至谒。文侯大喜,乃置酒而称曰:“夫远贤而近所爱,非社稷之长策也。”乃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故曰:“欲知其子,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赵仓唐一使而文侯为慈父,而击为孝子。
(节选《说苑》)
注:①绁(xie):栓系。②燕闲:安闲。这里指退朝休息。③斥带:大丝带,又称“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之君何业业:学习
B.发箧视衣,尽颠倒发:打开
C.趣早驾,君侯召击也趣:赶快
D.夫远贤而近所爱贤:贤能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于是乃遣仓唐绁北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子之君无恙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孽子击之使者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D.请以燕闲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魏文侯吧太子击分封到中山国,父子间三年不通音信;赵仓唐认为这样做至少有违人伦,力劝太子击派人出使京城。
B.赵仓唐将出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带去了魏文侯爱吃id野鸭、喜欢的北方猎犬,取得了文侯的欢心,为出使成功赢得了机会。
C.赵仓唐在回答魏文侯“他和太子哪一个更高”的问题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文侯赏赐太子的衣带不需要修改。
D.魏文侯听说太子爱读《诗经》,于是诗兴大发要求召见太子与之“奇文共欣赏”。父子和好,《诗经》为媒,别有兴味。
【小题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之久矣。未得可使者。(3分)
(2)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君名之,非礼也。(3分)
(3)君侯赐击衣,不以为寒也,欲召击,无谁与谋,故敕子以鸡鸣时至。(4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蔚蓝的海,蔚蓝的天
尹全生
蔚蓝的海,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和天的尽头,耸立着白得发亮的云山;白得发亮的云山下面,泊着一叶蓝灰色的帆。
  海沉默着,船上的五个人也都沉默着。三个年迈的渔夫铁青着脸,在船舱里无声地抽烟;阿根和鸽子坐在船板上,互相用眼睛传递着惶惑。
   ──这次出海本来就不是打鱼,而是一场阴谋。
  主谋是鸽子爷。鸽子是他五十岁那年捡来的。捡来了鸽子就没了鳏夫的孤独,却也捡来了数不清的艰辛。他用老渔夫多咸味儿的血汗养育他的心肝。为了鸽子少一声啼哭多一个笑脸加一件新衣,他曾被雷电的金鞭抽下大海,曾被黑鲨的尾鳍砍断肋骨……
  鸽子十九岁了,是条美人鱼呢! 通风透亮的日子总荡漾着苍老的欢笑。可是,他渐渐发现鸽子再不像只小猫,整天围着他撒娇,却与阿根那小子粘乎上了!鸽子的变化使他目眩使他恐慌。十九年了,他还从没想到过鸽子是会飞的。鸽子要是飞了,日子还叫什么日子?
  他告诫,他恳求……然而一切都是徒劳,鸽子总是羞红着脸说:“爷爷,这事您别管。”
  !鸽子爷终于请来了老二、老三合计对策。
  “那狗崽子,要掏我的心那!”鸽子爷抹去两行浊泪。
  三个同胞兄弟捧着酒碗策化了一个险恶的阴谋:让阿根相帮出海捕鱼,到深海逼他中断与鸽子的往来;他若是不从,就对他不客气。
  ……宁静的海天,静穆的云帆。
  鸽子爷长长喷出一口浓烟,那烟仿佛是从正生火的炉灶里涌出来的:“阿根,你小子下来。”
  阿根仓皇不安地走进船舱,盯着鸽子爷的脚尖;鸽子轻手轻脚地跟进来,盯着阿根的脚跟。
海上骤然风起,船晃起来。
鸽子爷首先发话:“你,往后不准再勾引我的鸽子!”
  阿根脸一红:“可我们……”
  鸽子脚尖磨着脚尖:“……合得来。”
  “你们姓氏相克!”
  阿根、鸽子异口同声说:“我们不信命。”
  涛起云涌,满海烧起了黑色的火焰,满天烧起了黑色的火焰。船被浪烧急了,窜上云端,又被云烧怕了,缩进浪谷。鸽子爷稳住身子,只冲阿根道:“你休想!”
  仍是异口同声:“我们铁了心!”
  老二、老三一拍大腿:“铁了心也得散!”
  船猛地一栽,像要翻跟头。阿根一把抱住就要跌倒的鸽子。老渔夫们的眼被烤红了,跃身挺起,齐发一声喊:“不散就把你喂鱼!”
骤雨嚎着泼着倾过来,雷电咆着闪着抽过来,海天啸着旋着碾过来!帆经不住威吓,勾结风暴,背叛了渔人,把腰一弓,船尾便插进海里,船首便翘进云里……一排浪奸笑着撞进船舱。
  老渔夫们中断了已近尾声的胁迫,一齐扑出船舱,用斧头、牙齿和老命折断了桅杆。而木质船体上被砸被撞被碾裂的道道口子,却是不能堵塞了。
  阿根舍命从船舷上抢到仅剩的两个救生圈,一个塞给鸽子,一个递向鸽子爷。鸽子爷鼻子里喷出声恶气,夺过救生圈,递向老二、老三;老二、老三却推回来,风浪中喊:“哥呀,带鸽子──去吧──”鸽子爷牛眼圆瞪,把四个人看了个遍,最后牛眼套住了阿根,青筋布满了额头。云在向下压,浪在往上涌;船在往下沉,血在朝上冒……猛然,救生圈套到了阿根脖子上;猛然,鸽子爷的声音盖住了风暴雷霆:“狗崽子!你要好好待我的鸽子呀──”
  老二、老三也只是一刹那的惊愕。
  三双枯手一同抹去两张嫩脸上的泪,三双枯手一同把两个跪着的人掀进了暴虐的大海,再喊一声:“回去吧!孩子──”
  六道期望的光柱,把两个救生圈推向谁也看不见的生命的彼岸之后……一闭眼,随浪头跌进船舱,坦然封起舱门,在齐腰深的水里站着,打开酒葫芦……好来劲的老酒啊! 酒下了肚豪情就淹没了忧伤, 老二、老三道:“我们已经是儿女满堂的人了!”
  鸽子爷道:“我的鸽子,有甜甜蜜蜜的日子啦!”
  满足的笑,苍老的笑,豪迈的老渔夫的笑!──风暴掩不住,雷霆盖不住,海浪埋不住!虽然当风暴过后,这里只剩下那片蔚蓝的海、蔚蓝的天。
(选自2008年第9期《名作欣赏》,有改动)
(小题1)请按时间顺序简要概括小说叙说的故事。(6分)
(小题2)小说塑造的“鸽子爷”形象细腻而丰满,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分析。(6分)
(小题3)文中画线处的环境描写非常精彩,请你谈谈它的语言特色和作用。(5分)
骤雨嚎着泼着倾过来,雷电咆着闪着抽过来,海天啸着旋着碾过来!帆经不住威吓,勾结风暴,背叛了渔人,把腰一弓,船尾便插进海里,船首便翘进云里……一排浪奸笑着撞进船舱。
(小题4)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一见解的?试进行相关探究。(8分)

4.材料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心观察一下,一些人常常说:“是的,但是……”一些人常常说:“现在不……”一些人常常说:“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的人往往是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人。

要求选准一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5.语言表达(共2题)

12.
请任选一门选修课,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丰富多彩的,譬如《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与应用》等各具特色。
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如同进入一个肃穆的殿堂,孔子温文尔雅地宣扬他的礼治,老子娓娓动听地传递着他的无为,韩非则神情严峻地书写着他的法术。
学习
13.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给它补写导语。
《经济参考报》盛赞“皖江城市带乘风起航”
导语:
专刊开篇为5000多字的通讯《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安徽皖江城市带乘风起航》,描绘一幅“勇立潮头、乘风起航”的动人画卷;述评式报道《全力承担历史重任》,阐述了作为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但是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安徽人必须勇于承当,全力以赴,开拓创新。专刊还利用近三个整版的版面,分别以《合肥:筑巢引得凤凰来》、《芜湖:长江巨埠皖之中坚》、《马鞍山:接轨长三角“第一站”》、《铜陵:五大承接优势助力产业转移》、《安庆:现代“宜城”》、《池州:抢占沿江旅游制高点》、《巢湖:打造“三基地一新城”》、《滁州:谋划“121”空间发展格局》、《宣城“绿色”承接产业转移》等为题,对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方面所具备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进行详细报道,同时还配发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图片。
(节选自2010年3月19日《安徽日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