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良霄晌午(shǎng)訇然中开转轴拨弦(xuán) |
B.兰橑贿赂(luò)苍海月明羽扇纶巾(guān) |
C.钟磬机杼(shū)天崖海角雕栏玉砌(qì) |
D.溽暑掇取(duō)竹喧莲动渌水荡漾(lù) |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
B.陶渊明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C.为“初唐五言律诗第一”的杜审言(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戎昱、陆羽、皮日休、宋祁、米芾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 |
D.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 “闲”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面加个“月”,这样的构想实在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 |
5.
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 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 雨粒劈头盖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 这种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过瘾,朱自清可能会吓得脸色惨白……
① 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② 或者说一个个结实的莲蓬多已雕塑成。
③ 小者如掌,大者如鼓, ④ 大者如鼓,小者如掌,
⑤ 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⑥ 声势相当慑人,节奏急迫而多变化。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 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 雨粒劈头盖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 这种景象,徐志摩看了一定大呼过瘾,朱自清可能会吓得脸色惨白……
① 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② 或者说一个个结实的莲蓬多已雕塑成。
③ 小者如掌,大者如鼓, ④ 大者如鼓,小者如掌,
⑤ 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⑥ 声势相当慑人,节奏急迫而多变化。
A.①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④⑥ | D.②③⑥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可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其孰能讥之乎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③天下学者皆为才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3分)
②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3分)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可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直:径直 |
B.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滋味 |
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憾:怨恨 |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 |
A.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 B.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C.其可不喜且幸欤 | D.则其心洒然而醒 |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③天下学者皆为才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②③⑤ |
①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3分)
②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3分)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语言表达- (共3题)
13.
“月”是一个很常见的诗词意象,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的古诗词篇目中出现过无数次。请从该册课本中选择一句或一联含有“月”意象的诗句并仿照例句写一段话。(可适当改动句式)(3分)
例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答:“ ”
例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答:“ ”
14.
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中外皆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4分)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中外皆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