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61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全长 1532 千米,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 6 省市,航运价值高,素有“千里黄金 水道”之称。但随着沿岸众多公路、铁路的开通,汉江航运的地位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衰落。再 加上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水体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经过前期整治,目前汉江从河口上行33 千米这段能通行千吨级船舶,至此再上行却只能通过 500 吨级船只,很多从河口上行的大船,到 了中途,只得用小船进行转运,这个过程,在航运上有一个特定的称谓——接驳,大大增加了货物 的运输成本。

(1)在长江各大支流中汉江是历史上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简析其区位条件。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简析其原因。
(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施?
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
(2)试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3)根据自然条件,指出图中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据新华社报道,图中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该市附近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并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

2.单选题(共8题)

3.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 a、b、c、d 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a 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 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 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 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4.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小题2】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5.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
C.光照、气温D.土壤、地形
【小题2】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
A.完善进藏通道,加强西藏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6.
   美国独立后不久,就开始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西进运动,大量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迁移和进行开发。它是人类历史上开启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开发面积最大、取得成就最为显著的区域经济开发范例。 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在西进运动后形成的“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畜牧王国”与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小麦王国”一②、“棉花王国”一④、“畜牧王国”一①
B.“小麦王国”一⑥、“棉花王国”一①、“畜牧王国”一②
C.“小麦王国”一④、“棉花王国”一③、“畜牧王国”一①
D.“小麦王国”一①、“棉花王国”一④、“畜牧王国”一②
【小题2】图示小麦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分别春小麦区和冬小麦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条件是(   )
A.降水多少不同
B.气温高低不同
C.光照多少不同
D.地形高低不同
【小题3】西进运动(   )
A.制约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
B.推动了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C.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D.阻碍了美国现代经济的发展
【小题4】为了保证商品谷物地域的土壤肥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发展灌区
B.实行休耕和轮作
C.免费提供农业科技成果
D.实施农业生产区域化
7.
读下列甲、乙(德国鲁尔区)两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酸雨B.水污染C.全球变暖D.臭氧层空洞
8.
河套灌区(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河套灌区有 一种特殊的传统灌溉制度——秋浇(农作物收割后的浇灌,每年从 9 月底开始到 11 月初结束,是 该灌区一年中用水量最大的一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示甲、乙两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拔差异
B.热量差异
C.土质差异
D.降水差异
【小题2】河套灌区中修建的水闸,其作用是(   )
A.发电
B.防洪
C.灌溉
D.水产养殖
【小题3】河套灌区进行秋浇,其目的是(   )
①秋后淋盐   
②冬季保温   
③春季保墒(土壤湿度)   
④秋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9.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的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地表径流
D.市场
【小题2】水库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边的气候恶化   
②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③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耕地面积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的变化如图a、图b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  )
A.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基本恢复
B.植物多度当年不变,第二年略有降低
C.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
D.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变化基本相同
【小题2】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  )
A.土壤湿度降低B.昼夜温差增大
C.土壤表层疏松D.土壤肥力提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