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乙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
(2)填表说明甲、乙两图中最高山脉的成因____。
(3)在甲图所示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____?在乙图所示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_____?
(4)[双选]任意采伐A处的林木可能导致 (____)

(1)甲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乙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
(2)填表说明甲、乙两图中最高山脉的成因____。
| 甲 | 乙 |
内力作用 | | |
外力作用 | | |
(3)在甲图所示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____?在乙图所示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_____?
(4)[双选]任意采伐A处的林木可能导致 (____)
A.河流B的径流量变小 | B.河流B下游泥沙沉积减缓 |
C.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 D.旱涝等气象灾害加重 |
2.单选题- (共11题)
2.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 a、b、c、d 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A.a 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
B.b 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
C.c 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
D.南水北调后,d 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3.
下图是某河流的部分河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
【小题2】沿②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并含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 ( )
【小题3】该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主要原因是 ( )

【小题1】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石灰岩 | B.花岗岩 | C.页岩 | D.大理岩 |
A.降水量多 | B.地壳上升运动 | C.河流含沙量小 | D.气温年变化大 |
4.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小题2】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丙图岩石和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

【小题1】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图 | B.乙图 | C.丙图 | D.丁图 |
A.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5.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为了固定沙丘应该在哪里扎设草方格沙障最合适 ( )
【小题2】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

【小题1】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为了固定沙丘应该在哪里扎设草方格沙障最合适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小题2】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 | B.乙图上的景观 | C.丙图上的景观 | D.丁图上的景观 |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
C.由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小题2】图中乙处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A.背斜构造 | B.向斜构造 | C.断层构造 | D.板块构造 |
A.流水侵蚀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8.
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小题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小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热带雨林 |
A.天山天池湖滨 |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
C.桂林漓江沿岸 | D.武夷山九曲溪边 |
9.
下面两图中,上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大致沿经线方向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
【小题2】在图Ⅱ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
【小题3】在图Ⅱ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

【小题1】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
A.受纬度位置影响,属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受海陆位置影响,属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 D.受地形影响,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
A.地形 | B.土壤 | C.水源 | D.气候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 |
B.受到西风的影响,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
C.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
10.
【小题2】此图还可以说明 (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④CO2 |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④O2 |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④O2 |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④CO2 |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1.
【小题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
12.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 )
【小题2】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
【小题3】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
A. 3 700米 B. 4 800米 C. 5 000米 D. 4 680米

【小题1】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 )
A.山东半岛 | B.欧洲西部 | C.澳大利亚东南部 | D.圭亚那高原 |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
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
A. 3 700米 B. 4 800米 C. 5 000米 D. 4 680米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