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9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披靡/风靡一时;呼天抢地/抢掠;屏障/屏退;便嬖/大腹便便
B.放辟邪侈/复辟;援弓缴/缴获;剔除/警惕;穷源溯流/朔日
C.大度/审时度势;缧绁/果实累累;槛阱/门槛;衅钟/挑衅
D.惨怛/袒露;驽钝/弩弓;擢发难数/濯足;睥睨/亲昵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儿童自由的读物 ,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⑤而且各种教育 ,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3.
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的   (   )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乃设九宾礼于廷   (5)是乃仁术也 (6)盖文王拘两演《周易》
(7)惟奕秋之为听 (8)大王见臣列观 (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0)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1)无兄弟之亲 (12)君乃亡赵走燕
(13)诗云:“他人有心,予圣寸度之。”——夫子之谓也。
A.(1)(2)/(3)(6)/(4)(8)(11)(12)/(5)(10)/(7)(9)(13)
B.(1)(7)(11)/(2)(4)(9)/(3)(6)/(5)(8)(10)(12)/(13)
C.(1)(11)/(2)(4)/(3)(6)(10)/(5)/(7)(9)(13)/(8)(12)
D.(1)(7)/(2)(4)(9)/(3)(8)(11)/(5)(6)(l0)(12)/(13)
4.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5.常温下,在100ml 12mol·L—1的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6.常温下,在100ml 12mol·L—1的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7.When Marx was in London, he _______ read at the library for hours.

2.句子默写(共1题)

8.
默写填空(共8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人固有一死,       ,用之所趋异也。
(3)屈平____       ,可谓穷矣。
(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魏安鳌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日:“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予能急人之圆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日:“吾臣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俗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予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鹈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予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予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丽欲赴秦军他端:别的办法。
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资:出钱悬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磬夫人/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予纵轻胜,弃之降秦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为四组,最能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①公子患之,数清魏王 ②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⑧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弓|车还闽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圈”豹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阉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22分)
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吴伯萧
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②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早已印上它伟大的影子了。读中国古代史,知道战国时候,魏惠王、燕昭王、胡服变俗的赵武灵王,都曾段落地筑过长城,来卫国御胡;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又因地形,制险塞,从临洮至辽东将长城来了个连络的修筑,广袤万余里;工程的浩大,那不是隋朝的运河,非洲的苏伊士所能比拟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建阿房,销兵器,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暴君的影子。独独万里长城至今亮在祖国人民的心里,矗立在祖国连绵的山上,成为四千余年文明古国的标志。这不是因为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它是几千万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
③曩昔,在万年书屋,听主人告诉:有一次趁京绥车,过南口车站,意欲去青龙桥,偶尔站台小立,顺了一目荒旷的山麓望去,遥瞻依地拨天的万里长城,那雄伟的气象,使你不觉要引吭高呼。嵯峨的山巅上是蜿蜒千回的城墙,是碉堡,是再上去穹窿似的苍天。山下是乱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娑。西风刷过,那一脉萧萧声响,凄凉里含了悲壮,令人巍然独立,觉得这世间只有自己,却又忘怀了自己。很记得,主人说时,从沙发椅上跳起来,竖起大拇指,蔼然的脸上满罩了青年的光辉。记得从万年书屋出来的归途,披了皎洁的三五月,自己迈的是鸵鸟般的大步。
④又一回,一个青年画家朋友,谈到自己绘画的进步,说几乎像英国拜伦一觉醒来成了桂冠诗人一样,是逛了一次长城,才将笔法放开,心胸也跟着宽阔了的。那谈吐的神情,也简直令人疑惑他生生吞下了一座长城的关口。是呢,听说太史公司马迁周览了名山大川,文章才满蕴了磅礴的奇气。江南风物假若可以赋人以清秀的姿容,艳丽的才藻,塞北的山峦与旷野是会给人以结实的体魄,雄厚的灵魂的。啊,长城!
⑤从山海关一路数去,你知道么?像喜峰口、古北口,像居庸关、雁门关,一个个中原的屏藩要塞,上口真要有霹雳般的响亮呢。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守得住一处,就可保得几千里疆域。啊,真愿意挨门趋访,去问问古迹,温温古名将的手泽,从把守关口的老门丁和城下淳朴的住户那里,听取一点孟姜女的传说,可是我还没去?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⑥朋友,你可想过,在长城北边,那黄河九曲惟富一套的地方,带一帮茁壮的男女,去作一番辟草莱斩荆棘的开垦事业么?你可想过,在兴安岭东南阴山山脉的南部那一抹平坦的原野、去借滦河、饮马图河的流水,春夏来丰茂的牧草,来编柳为棚,垒土为壁,养骆驼,榨牛奶么?不然,骑马去吧!在平沙无垠的原野里,你尽可纵身于野马群中,跨上一匹为首的骏骥,其余的会跟你呼啸而至的。那边塞寒冬霏雪凝冰时的生活,你也想尝尝么?汉王昭君曾戎装乘马抱琵琶出塞而去;中帼中有此矫健,难道你堂堂须眉就只知缩了尾巴向后退么?
唉,说什么,朋友,我还是没见过长城!在恨着自己,不能像大鹏鸟插翅飞去;在恨着自己;摆不脱蜗牛似的蹊径,和周身无名的链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才算有骨头!无怪他六出伐匈奴,卒得威震异域。
我还没见过长城!但是,长城我是终于要见见的!有朝一日,我们弟兄从梦中醒了,弹一弹身上的懒惰,振一振头脑里的懵懂,预备好,整装出发,我将出马兰峪,去东北的承德,赤峰;出杀虎口,去归绥,百灵庙;从酒泉过嘉峪关,去安西、哈密、吐鲁番。也想,翻回来,再过过天下第一关,去拜拜盛京,问候问候那依旧的中国百姓!
⑨长城,登临匪遥,愿尔为祖国屏障,壮起胆来!
(写于1936年,有改动)
【小题1】作者开篇就说“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他“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1)第③段中写到万年书屋的主人讲述自己路过南口车站的经历,他在看长城时为什么会“忘怀了自己”?
(2)作者在第段中写自己将出长城名关驰骋北疆,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小题3】“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小题4】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要借写长城来表现这一主旨?

5.材料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共60分)
赵鑫珊在《人是什么》中说:“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实为必要的前提。”
请你就自己对这句的理解、联想、感悟作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标题自拟;④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6.其他(共1题)

12.
翻译下面语句(共10分)
(1)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
(2)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