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58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啮(niè)噬偌(nuò)大愀(qiǎo)然休戚(qì)相关
B.颤(chàn)抖按捺(nà) 翘(qiáo)首瞠(chēng)目结舌
C.烙(luò)印打夯(hāng)炽(zhì)热铩(shā)羽而归
D.脊(j ǐ)梁倔(juè)强矫(jiǎo)饰饿殍(fú)遍野
2.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3.
下列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何为其然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了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一毫而莫取(虽然)
B.则天地不能以一瞬(竟,简直)  正襟坐(端坐)
C.飞仙以遨游(持,带。这里意为偕同)  知不可乎得(轻易得到。骤,突然)
D.举匏尊以相(致意,引申为劝酒)  其破荆州(当)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苏子愀  何为其
B.侣鱼虾友麋鹿  耳得之为声
C.此非曹孟德诗乎  惟江上清风
D.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寄蜉蝣天地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鱼虾而友麋鹿
A.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幽壑之潜蛟D.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小题4】翻译句子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张洁在《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经历了艰辛却遭遇失败,这样的经验让我们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你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吗?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