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58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像xiào堂lòng遒jìng嘉言行yì
B.忸薄fěi 目chēng婆起舞suō
C.日yì言zēng颓pǐ长歌哭dàng
D.临lì止è漫sù叱风云chà
2.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作者写的也不过是一些“身边琐事”,不过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是不平凡的时代,因此,“身边琐事”也就有了更深广的内涵。(黄裳《读巴金<随笔录>的随想》)
B.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C.有人一生搜集各种孔子像达两千多种,分“皇家孔子”“布衣孔子”“海外孔子”等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D.梁公云:“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
3.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4.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5.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6.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7.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2.名著阅读(共1题)

8.
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请写出一个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的名称,并对该故事中诸葛亮表现出的智慧加以点评,50字左右。

3.语言表达(共2题)

9.
下面是美国作家斯诺在鲁迅先生逝世后撰写的一幅挽联拆散以后的语句,请调整顺序,还原对联,只填序号。(4分)
①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译书尚未成功
③先生已经作古
④惊闻陨星
⑤痛忆旧雨
⑥中国何人领呐喊
上联:    下联:
10.
我校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语文组设立了“马融与绛帐文化”“关羽与荆州”“中国姓氏研究”“汉字的演变”等课题,请从这些课题中任选一个,说说该课题研究的意义,50字左右。

4.命题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体会着某一个人的目光落在身上或心上的那种灼烫感、尖锐感、潮湿感、温暖感、压迫感……一个人的目光,据说是有重量、有质量的。

请以“ 的目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5.其他(共2题)

12.
将教材中的三个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3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3分)
13.
名句默写及常识填空。(8分)
(1)     ,粪土当年万户侯。(《长沙》)
(2)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3)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刺秦王》)
(4)   ,不仁;  ,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5)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6)岁寒,    。(《论语》)
(7)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六书”之说,汉字“六书”分别是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