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句默写及常识填空。(8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长沙》)
(2)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3)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
(4)
,不仁;
,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5)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6)岁寒,
。(《论语》)
(7)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六书”之说,汉字“六书”分别是指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7-03-02 06:5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而今安在哉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凌万顷之茫然
D.固一世之雄也
同类题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
东
②纵江东父兄怜而
王
我③荆轲顾笑舞阳,
前
为谢日④辞楼下殿,
辇
来于秦⑤良庖
岁
更刀⑥以无
厚
入有间⑦此天之
亡
我,非战之罪也⑧项王军
壁
垓下⑨越国以鄙
远
A.①⑧/②⑦/③④⑤/⑥⑨
B.②③⑦/①⑧/④⑨/⑤⑥
C.①③⑧/②⑦/④⑤/⑥⑨
D.②③/①⑧⑨/④⑤/⑥⑦
同类题3
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大王来何操?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同类题4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奚
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胡为乎
遑遑
欲何之:心神不定的样子。
B.置杯焉则
胶
:粘,着地;天柱高
北辰
远: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C.而
控
于地而已矣:投,落下;时维九月,
序
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
D.不
矜
名节:怜惜;未曾
废
离:废止
同类题5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在时间上从“今晨”又回到“昨夜”,点明了幽怨是因为离别。女主人公迁怒于穿越朱户的月光,但恰恰是这种任性的埋怨,让人看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无眠的情景,可谓无理而妙。
B.“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化用了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泪珠一般。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美而哀婉的妙境。
C.《寡人之于国也》的最后一段,孟子从正面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在孟子看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以使得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可以使得君主称王于天下。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能让人在景色的情状中品味出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伤。而把一二联合起来,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急速的流动中。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汉语语法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