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打靶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81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2

1.综合题(共3题)

1.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2010年、2015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能源消费结构。其中核电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核能发电具有地区适应性强、一次性投料可以长期运行、按规范操作安全性高的特点。

说出该省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发展核能发电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县、容县、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为雄安新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重大现实意义。构建雄安新区与京、津地区的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指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下图示意雄安新区区位。

(1)分析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承载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2)推测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北京市区交通的改善作用。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建设“快捷高效交通网”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问题②:请你对京津冀地区“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身居沙海,戈壁环绕,干旱少雨,绿洲面积仅占总面积的4.5%,素有“戈壁绿洲”“沙漠明珠”之称。全市总人口18万,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处达五层。
材料二 敦煌及周边地区地形图(见下图)。

被称为“文化瑰宝”的莫高窟虽屹立千年,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试分析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单选题(共3题)

4.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断陷湖,其形成初期原是一个淡水湖泊13万年前由于构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湖,后来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化曾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青海湖由淡水湖变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地壳断裂下陷②地壳隆起③风沙活动频繁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湖区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化作用B.风力堆积C.流水堆积D.湖水堆积
【小题3】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西部地売断裂上升B.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
C.风力堆积作用强烈D.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减小
5.
人口的迁入、迁出重心能够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数量的在地域上的集中程度。下列两图分别代表我国省际人口迁入重心与省际迁出重心的变化(2000年与2010年比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某省的人口省际净迁入数等于该省省际人口迁入量减去省际人口迁出量,推测与2000年相比2010年省际人口的净迁入重心位置偏向
A.东南B.东北C.西南D.东南
【小题2】关于2010年与2000年的省际人口迁移描述正确的是
A.省际人口迁出的空间变化格局大B.西部地区省际人口迁出量最大
C.省际人口迁入重心有向东发展的趋势D.东部地区省际人口迁出量最大
6.

   2007年以前,中国只能在外国制造商的帮助下进行高铁列车组装。2016年,中国“中车”的高铁装备制造占全球市场份额接近70%。中国装备制造以“性价比高”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下图示意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远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高铁装备制造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原料供应B.技术储备C.国家意愿D.人工成本
【小题2】“中车”装备制造规模十年间赶超国外同行主要得益于
A.发达国家产业转移B.国内大宗货运需求
C.国家发展战略支持D.全球信息技术共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