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05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2

1.综合性学习(共3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hào hàn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dǐ yùn深厚。文学艺术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汉赋文字汪洋,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读之可立魂;   ;元曲文字激越,读之可通灵……它们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根源,也是千百年来  A (经久不息/生生不息)传承的ɡuī bǎo。
【小题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题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成语是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③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1)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江海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举行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语言要有激情。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文(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陶渊明在东篱采菊的那一刻,悠然发现了精神的南山;韩愈在“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时日,突然发现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妙境……
假如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也会有独到的发现。或许是生动的画面,或许是深刻的哲理,或许是善与与美的瞬间……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那一刻,我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3.(共1题)

5.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①?奚②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③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④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⑤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晏子春秋》)

(注释)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辨。⑤遽:急忙。
【小题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
【小题2】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齐人也,盗(________)  (2)圣人非所与也(_________)
(3)景公辩其言,以晏子(______)(4)虽速亦无也(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