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检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65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谣( pì)  国子(jiàn)  捷报频传  剑拔弩张
B.私( xún) 女作(chǔ)  民生社稷  豆蔻年华
C.伏( qián) 心病 (guàn) 蝗臂当车  删烦就简
D.闻(fēi)  甲纲(qiào)  中西合壁  心有灵犀
2.
35.Later,I realized that I didn’t know his name or the least bit about him,________intend to ask.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倪司城诗序

刘大魁

余友倪君司城非今世之所谓诗人也。其试童子,尝冠于童子矣,其在太学,尝冠于太学诸生矣;其应乡试而出,太仓王相国使人亟求其草稿观之。然则司城之于举进士可操券取也,而卒不获一售以终其身。雍正之初,尝为中书而使蜀矣,其后为洋与南郑二县令,前后十六年,其德泽加于百姓。大臣尝有荐其才可知一郡及为藩臬之副使者,而卒老于县令不得调。信乎,人之穷达悬于天,而非人力之所能为邪!

司城于书无所不读,而尤详于圣人之经,,必究极其根源乃止。其齿长于余十有余岁,而与余同学为古文。余问出文相质,司城虽心以为善,而未尝有面谀之言,其刻求于一字一句之间,如酷吏之治狱,必不稍留余地。余少盛气不自抑,或与之辨争,至于喧哄。然司城不以余之争而稍为宽假;余亦不以其刻求而自讳其疵额④也,苟有作必出使视之。其后每相见则每至于争;而一日不见,则又未尝不相思。盖古之所谓益友者如此,而余特幸与之为友也。

司城抱负奇伟,不得见于世,则往往为歌诗以自娱。其壮年周游黔蜀,崎岖万里,其诗尤雄放,穷极文章之变;虽其他稍涉平易者,而语必雅健,能不失诗人意旨。时人不能尽知,更千百世后必 有能知之者。

余虽与司城同乡里,其久相聚处,乃反在异地。司城既家居,不相见者常至五六年。岁庚午,司城一至京师,余与相聚才数日,怅然剐去,忽忽阅四岁。今春,余将之武昌,道过司城。司城出酒肴共酌,意气慷慨,其平时飞动之意,犹不能无。然而司城年已七十矣。

司城所为诗仅千有余篇,其锓板管以行世,用白金无过百两,而家贫力未能及,余将与四方友人共谋之,而未知其何如。虽然,司城之诗藏于家,其光怪已自发见不可是擒③;虽其行世,岂能加毫末于司城哉!然则,锓板与否存乎人,而司城固不可问矣。

 (选自《刘大椭集》)

注:①疵颖(lèi ):缺点。②锓(qīn)板:雕板刻书。③拚( yǎn):通“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卒不获一以终其身 售:考中
B. 余出文相质 间:问或
C. 不以余之争而稍为宽假 假:借助
A.而司城固不可问矣 :本来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明倪司城是“古之所谓益友者”的一项是( )
①而与余同学为古文 ②而未尝有面谀之言
③如酷吏之治狱   ④苟有作必出使视之
⑤不以余之争而稍为宽假   ⑥出酒肴共酌,意气慷慨
A. ①③⑥    8.②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倪司城少年成名,而仕途艰难。雍正初年曾经担任过中书并且出使过四川,又治理过洋县和南郑县,最后在县令的位置上退职归乡。
B. 倪司城壮年遍游黔蜀一带,路途崎岖,行程万里。他的诗风之所以雄奇奔放,既因为诗中寄寓壮志未酬的感慨,也与这段经历有关。 
C.倪司城辞官后回到家乡。作者前往武昌时顺路探望,见到他年已七十,依然意气慷慨激昂,平时奋发奔放的气概,还隐约可以见到。
C. 倪司城晚年一贫如洗,没有能力将自己的诗文刻印流传。作者准备和各地朋友一同努力,但是不知能否成功,隐约流露惆怅忧伤。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穷达悬于天,而非人力之所能为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余少盛气不自抑,或与之辨争,至于喧哄。
译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怅然别去,忽忽阅四岁。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黄梅戏的抒情性

1952年底和1954年秋,上海举行戏曲调演和汇演,《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轰动大上海。当时的观众评价《天仙配》:“以意境表演为主,演得太美了。黄梅戏那种丰富而生活化的舞蹈,演得太优美了。”“树上的乌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这些与山水景物紧密相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词句,没有哪一个热爱黄梅戏的人不乐意接受。它清新自然纯朴,好听好看好懂。

黄梅戏以抒情而见长。这一艺术风格既是剧种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它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基础。黄梅戏的抒情性依赖于剧目内容和声腔。

戏剧剧本的创作是前提和关键。一定要写好人物的不同凡响的遭遇,写好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性格、命运,创造奇特的有利于人物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情境和意境。比如《血掌记》中公子林中德在黄府花园血染手掌并丢失白扇而被打入死牢,《双合镜》中小姐秦秀英为搭救公子张德义而被父亲逐出家门,后戴发为尼仍忠贞不二。没有一个抒情性良好的剧本,一切都是无米之炊。

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它的花腔小调即曲牌体部分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表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中的欢乐和忧愁。它的以平词为核心的板腔体套曲代表着黄梅戏音乐主腔的整体风貌。这一体系由平词、数板、对板、火工、彩腔、花腔、二行、八板、阴司腔、仙腔等组成。每一个腔体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音乐形象即戏曲唱词的某种思想内容,而且把它们耦合交叉等联系起来就更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爹变的思想内容。如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愉悦、欢乐的特点,《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都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的欢乐愉悦之情。平词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主要是叙述情况,但《天仙配》中董永唱的“含悲忍泪往前走”,《女驸马》中冯素珍唱的“民女名叫冯素珍”,都是以平词为主调揉进了其它腔调的唱段,观之听之,哀怨惆怅、悲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好听”是广大戏迷观众对黄梅戏声腔艺术的共同评价。“好听”虽然不能等同于黄梅戏音乐形象的抒情,但黄梅戏艺术的抒情性特质又主要是通过其音乐声腔的个性特色而充分体现出来的。

皖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乡情,是黄梅戏抒情风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因素。无论是湖北的采茶歌、江西的采茶调,还是怀宁的小调、桐城的民歌、岳西的高腔和青阳腔,都是在黄梅雨季倾诉着忧愁哀怨,演绎着离散悲欢。这些曲调表达了人间的不平和真情,传颂着皖江山水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乡音源源不断地向皖江两岸流淌、聚集,经过解放前150年的孕育,终于酿成一个具有哀怨缠绵、婉转悠扬的抒情风格的剧种即黄梅戏。

 (摘编自胡亏生《黄梅戏风貌》)

【小题1】从原文看,下面对“黄梅戏的抒情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抒情性是黄梅戏的艺术风格,黄梅戏富有艺术感染力,离不开它的抒情性风格。
B. 抒情性是黄梅戏的艺术特征,只要有抒情性良好的剧本,就能体现黄梅戏的抒情风格。
C. 黄梅戏的抒情性在唱腔上表现为它具有个性特色和格调,一般观众则评价为好听。
D. 黄梅戏的抒情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皖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乡情。
【小题2】(小题2)下面对黄梅戏声腔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梅戏的腔调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调,表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欢乐和忧愁。
B. 套曲代表了黄梅戏音乐的最高水平,这一体系以平词为核心,包括了数板、对板等腔体。 c.平词具有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功能,它也可以独立表达人物情感。
C. 只有将黄梅戏的各种腔体进行耦合交叉,才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内容。
【小题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仙配》以优美的意境表演,生活化的舞蹈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人们喜爱它的清新、自然、纯朴。
B. 《天仙配》的唱词充满诗情画意,与山水紧密相连,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可见黄梅戏的抒情性依赖于唱词。
C. 黄梅戏剧本创作中.在情节的安排上强调在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命运,创造有利于抒发人物感情的情境。
D. 从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看,它是经过较长时间孕育,表达了皖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抒情风格的剧种。

4.语言表达(共3题)

5.
今天是1月 24号,滨湖中学高二(8)班的小明在冬令营上主持小活动“历史上的今天”,他选择了以下三件历史事件加以介绍,请你帮他设计两组衔接的话,使演讲有整体感。
(1)1984年的今天,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为特区题词。邓小平的视察,及时纠正了当时党内外存在的否定经济特区的倾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2)1956年的今天,中国科学院首次向我国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颁发了年度科学奖,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钱伟长等人获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或理论著述对国民经济贡献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01年的今天,利玛窦来到北京。他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还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参照下面的内容填空。
  (1)连日来幼儿“入学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我省未来的幼儿教育重点将放在兴建公办幼儿园上。我省将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既补助公办园,还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同时将公办幼儿园纳入政府编制管理,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支持城市街道、村集体、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兴建幼儿园,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幼儿在园总数的一半。针对农村幼教薄弱的现状,将增加幼儿园的数量,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标准,发展“一村一园”。
  (2)对于初中和小学……(摘自《新安晚报》,有删改)
(1)学前教育阶段:_____________。包括三方面: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分配。包括三方面:a.统一办学条件和教师配备标准b.教师统一招聘,城乡交流c.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平等
7.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中的“芙蓉浦”是周邦彦思乡时梦中所见。请对词中“芙蓉浦”的梦境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词人的思乡之情。(80字以内
   

5.命题作文(共1题)

8.
请以“生活的恩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