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A.起碇/靛青铿锵/悭吝擂鼓/打擂湍急/喘气 |
B.塞外/要塞纤绳/纤夫羁縻/靡费湮没/堙塞 |
C.孱头/孱弱庶几/几乎绯红/绯闻耸峙/恃仗 |
D.堆垛/草垛毗邻/蚍蜉脚趾/福祉取缔/谛听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乙)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君亲其谓予何,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顾:回头) | B.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修:整治) |
C.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视:比较) |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顶替) |
A.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B.忠义暴于朝廷/暴霜露,斩荆棘 |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以乱易整,不武 |
A.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夫晋,何厌之有 |
B.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
C.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D.君亲其谓予何/吾其还也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B.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C.从王于师,以为前驱 | D.大阉亦逡巡畏义 |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生态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流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都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称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则付阙如,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小题1】以下对第三段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外壳。 |
B.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
C.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
D.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
A.中国古代的都市。 |
B.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的都市。 |
C.追逐财利与物质欲望的都市。 |
D.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 |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是并列关系。 |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流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
4.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