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猗郁(yì) 皲裂(jūn) 自刎 (wěn) 潜滋暗长(qiǎn) |
B.瞥见 (piē) 谩骂(màn) 虬枝(qiú) 锲而不舍(qì) |
C.濒临 (píng) 拮据(jié) 绰号(chuō) 死心塌地 (tā) |
D.诓骗 (kuāng) 狡黠(xiá) 泮宫(pàn) 战战兢兢 (jīng) |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
B.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的做法,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
C.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惟有惊世之才,更兼有坚韧之志,因此,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D.中考结束后,李明打算和几个同学结伴出游,到大自然中去共享天伦之乐。 |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 B.③②④①⑤ | C.⑤③②①④ | D.③②⑤①④ |
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
B.《关雎》选自我国第一如诗歌总集《诗经》;《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
6.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居民的银行储蓄节节上升的趋势,许多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通过减少居民对医疗、养老的顾虑,刺激居民消费,这个观点说明_________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米仓。),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粗体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君将哀而生之乎 (____) (2)又安敢毒耶(____)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___) (4)备水旱 (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米仓。),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粗体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君将哀而生之乎 (____) (2)又安敢毒耶(____)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___) (4)备水旱 (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也 贫生于不足 |
B.君将哀而生之乎 夫寒之于衣 |
C.则久已病矣 终岁不制衣则寒 |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8.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围绕“青春”这一话题开展的一次“畅谈青春”的口语交际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小题1】请你写出一句关于青春的名言警句。
【小题2】请你结合活动主题,用一句话概括参加此次活动的意义,要求:以“青春”一词开头,并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围绕“青春”这一话题开展的一次“畅谈青春”的口语交际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小题1】请你写出一句关于青春的名言警句。
【小题2】请你结合活动主题,用一句话概括参加此次活动的意义,要求:以“青春”一词开头,并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4.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