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许多国家虚拟水资源的进出口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表现出,每年全球商品中虚拟水资源的流动总量约达16250亿立方米。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虚拟水战略区划图。

(1)分析A、B两省同属虚拟水平衡区的原因。
(2)从虚拟水角度为C省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3)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虚拟水资源流动的地理意义。
材料一虚拟水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许多国家虚拟水资源的进出口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表现出,每年全球商品中虚拟水资源的流动总量约达16250亿立方米。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虚拟水战略区划图。

(1)分析A、B两省同属虚拟水平衡区的原因。
(2)从虚拟水角度为C省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3)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虚拟水资源流动的地理意义。
2.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2.选择题- (共3题)
3.单选题- (共8题)
6.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图甲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乙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小题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3】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

【小题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
C.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
A.劳动力的规模 | B.人口老龄化速度 |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 D.人口自然增长率 |
7.
读“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新疆
【小题2】新疆城镇体系中
【小题3】关于新疆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新疆
A.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
B.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
C.城镇集群带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
D.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
A.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 |
B.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
C.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
D.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
A.坚持资源开发规划先行,确保资源集约化、高起点、高水平和高效益的开发 |
B.实行严格的用地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 |
C.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加快构建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
D.限制种植业发展,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
8.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主要反映出( )
【小题2】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借助的重要手段是( )

【小题1】图中主要反映出( )
A.工业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B.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C.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D.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增强 |
A.GPS | B.GIS | C.RS | D.数字地球 |
9.
柑橘为喜光植物,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最佳生长温度为23℃至29°C,超过35℃停止生长,-2℃即受冻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柑橘主要分布在
【小题2】中国古人有“橘生淮北为积”的说法,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因为淮北地区的
【小题3】下图为柑橘的示意图。结合上图,据此判断柑橘树应属于


【小题1】我国柑橘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区 |
B.第三级阶梯的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
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
D.0℃年均温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 |
A.气候条件 | B.水文条件 |
C.土壤条件 | D.地形条件 |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亚寒带针叶林 | D.常绿硬叶林 |
10.
2012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同时开通运营。下图为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贵广高铁
【小题2】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小题1】贵广高铁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
B.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 |
C.连接两个沿海省区,经济发展互补性强 |
D.连接了我国中、东部经济地带 |
A.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 B.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 D.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 |
11.
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小题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小题3】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 | B.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
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 | 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
12.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小题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小题2】据图可以推断,从199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小题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
13.
【小题2】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小题3】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a 2006-2008年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表b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A.技术密集型 | B.劳动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资本密集型 |
A.发展速度在减缓 | B.劳动力素质较高 |
C.金融业比重较小 | D.提供就业岗位多 |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 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 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