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53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浮藻(zǎo)叱咤(chà)拊(fù)心百舸(gě)争流
B.碾(niǎn)米  莅(lì)临   惩创(chuāng) 怒不可遏(è)
C.屏(bǐng)息  徘(fēi)闻  漫溯(sù) 长歌当(dàng)哭
D.忸怩(ní)   颓圯(pǐ)    修姱(kuà)    夙(sù)兴夜寐
2.

读下图“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回答下列小题。

3.
下列句子与“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沛公安在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

Tony has a new bike. It is different from _____________.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在“说谎成疯”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说假话,我要说:我怀念包弟。
B.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可说呢?
D.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6.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7.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C.沛公军/霸上。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8.What a lovely toy car! Could you tell me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痛 哭 和 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小题1】在石评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
【小题2】在石评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5分)
【小题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石评梅的《痛哭和珍》中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