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
B.南海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 |
C.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
D.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
3.
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C.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D.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
B.《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纪弦。 |
C.《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一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 |
D.《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
2.字词书写-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多少个隘( )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2)薄薄的,干的,浅灰色的槐( )树叶
(3)敕勒川阴山下 今Xiāo( )月色应如水
(1)多少个隘( )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2)薄薄的,干的,浅灰色的槐( )树叶
(3)敕勒川阴山下 今Xiāo( )月色应如水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小题2】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昵?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边塞的什么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小题2】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昵?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4)湖中人鸟声俱绝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零。
【小题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
【小题5】文章结尾舟子用“痴”字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4)湖中人鸟声俱绝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零。
【小题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
【小题5】文章结尾舟子用“痴”字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