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52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3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敛(jū)梵玲(ē)房(lǐn)蓊郁郁(wěnɡ)
B.废(téi)普山(tuó)永(jùn)以万计(shù)
C.如(pì)子(chuán)荣(zhāo)浑沌沌(hún)
D.韵(qí)腻(xì)鱼(lú)千里迢(tiáo)
2.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

尝试探究:

3.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

尝试探究:

4.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

尝试探究:

5.工业制造、工艺塑造、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物态变化,请将你知道的物态变化事例及变化条件填在下表中.

事例

变化的条件

固态→液态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液态→气态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液态→固态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气态→液态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狭窄之感,    ,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常见的。
(2)我住在楼上,窗子又正对着风口,每当狂风大作, ,常令我夜不能寐。
①街树疏疏地种在道旁 ②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
③屋瓦齐鸣,龙吟虎啸 ④龙吟虎啸,屋瓦齐鸣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填写下表

是否有一定的形状

是否有一定的体积

是否可以压缩

是否可以流动

雪花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空气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水蒸气

{#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洗面奶

{#blank#}13{#/blank#}

{#blank#}14{#/blank#}

{#blank#}15{#/blank#}

{#blank#}16{#/blank#}

8.填写下表

是否有一定的形状

是否有一定的体积

是否可以压缩

是否可以流动

雪花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空气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水蒸气

{#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洗面奶

{#blank#}13{#/blank#}

{#blank#}14{#/blank#}

{#blank#}15{#/blank#}

{#blank#}16{#/blank#}

9.填写下表

是否有一定的形状

是否有一定的体积

是否可以压缩

是否可以流动

雪花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空气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水蒸气

{#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洗面奶

{#blank#}13{#/blank#}

{#blank#}14{#/blank#}

{#blank#}15{#/blank#}

{#blank#}16{#/blank#}

10.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
11.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是由{#blank#}1{#/blank#}决定的,如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氧的凝固点是﹣218℃,那么在﹣258℃时,氢是{#blank#}2{#/blank#}态,氧是{#blank#}3{#/blank#}态.
12.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blank#}1{#/blank#},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13.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blank#}1{#/blank#},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blank#}2{#/blank#}和{#blank#}3{#/blank#}.

2.诗歌鉴赏(共1题)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 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3分)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4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5.
世界(节选)
铁凝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她应该往旅行袋里装什么了——都是些过年的东西,她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
就这样,母亲怀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
就这样,长途汽车载着母亲和婴儿一路飞驰,不想停歇似的飞驰。
许久许久,城市已被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样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她的眼前一片漆黑,她的头颅猛然撞在车窗玻璃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
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道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转瞬之间大地已经吞没了不远处母亲的长途汽车和那满车的旅客。这便是世界的末日吧?母亲低下头,麻木地对她的婴儿说。借着闪电,她看见婴儿对她微笑着。
只有婴儿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微笑吧?只有这样的婴儿的微笑能够使母亲生出超常的勇气。她开始奋力移动她的双脚,她也不再喊叫。婴儿的微笑恢复了她的理智,她知道她必须以沉默来一分一寸地节约她所剩余的全部力气。她终于奇迹般地从大地的裂缝中攀登上来,她重新爬上了大地。天空渐渐亮了,母亲的双脚已是鲜血淋淋。她并不觉得疼痛,因为怀中的婴儿对她微笑着。
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在破碎的大地上奔跑,旷野没有人烟,大地仍在微微地震颤。天空忽阴忽晴,忽明忽暗,这世界仿佛又不再拥有时间,母亲腕上的手表只剩下一张空白的表盘。母亲抬眼四望,苍穹之下她已一无所有。她把头埋在婴儿身上,开始无声地嚎啕。
婴儿依旧在母亲的怀中对着母亲微笑。
婴儿那持久的微笑令嚎啕的母亲倍觉诧异,这时她还感觉到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无限信任地拽住她的衣襟,就好比正牢牢地抓住整个世界。
婴儿的确抓住了整个世界,这世界便是他的母亲;婴儿的确可以对着母亲微笑,在他眼中,他的世界始终温暖.完好。
婴儿的小手和婴儿的微笑再一次征服和嚎啕的母亲,再一次收拾起她那已然崩溃的精神。她初次明白有她存在世界怎么会消亡?她就是世界;她初次明白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活生生的呼吸,她有无比坚强的双臂,她还有热的眼泪和甜的乳汁。她必须让这个世界完整地存活下去,她必须把一世界的美好和蓬勃献给她的婴儿。
母亲怀抱着婴儿在疯狂的天地之间跋涉,任寒风刺骨,任风沙弥漫,她坦然地解开衣襟,让婴儿把她吸吮。
母亲怀抱着婴儿重新上了路。冰雪顷刻间融入土地,没有水,也不再有食物。母亲的乳房渐渐地瘪下去,她开始撕扯身上破碎的棉袄,她开始咀嚼袄中的棉絮。乳汁点点滴滴又涌了出来,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对她微笑。
……
年轻的母亲从睡梦中醒来,娇她爱她的丈夫为她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亲错过牛奶跃下床去问侯她的婴儿,婴儿躺在淡蓝色的摇篮里对着母亲微笑,地板上,就放着她们那只鼓绷绷的行囊。
母亲转过头来对丈夫说,知道世界在哪儿么?
丈夫茫然地看着她。
世界就在这儿。母亲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
母亲又问丈夫,知道谁是世界么?
丈夫更加茫然。
母亲走到洒满阳光的窗前,对着窗外晶莹的新雪说,世界就是我。
丈夫笑了,笑母亲为什么醒了还要找梦话说。
年轻的母亲并不言语,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激。因为她忽然发现,梦境本来就是现实之一种呵,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拥有那一夜悲壮坚韧的征程?没有这场恶梦,她和她的婴儿又怎能有力量把世界紧紧拥在彼此的怀中?
【小题1】这则散文写了一位年轻的母亲的梦。试用50字以内的篇幅,简述梦中的故事。(4分)
【小题2】结合文中关于梦境的描写,谈谈年轻的母亲为什么会“指着摇篮里微笑的婴儿”说“世界就在这儿”?(4分)
【小题3】这篇写“梦”的文章,为什么以“世界”为题?(4分)
【小题4】作者借她自己的描述的梦,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小题5】作者借梦境描写来表达人生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以为白鳍豚属于鱼类。其实,它是兽不是鱼。它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而且它有猩猩一样发达的大脑。科学家告诉我们,鲸类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始哺乳动物,后来由于受冰川的袭击,它们不得不迁入水中避难。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类群。
白鳍豚6岁左右性成熟,母脬一般2年一次怀胎,孕期约10个月,每胎一仔,也有二仔的。幼豚靠母豚带游,有时倚在母豚的鳍翅上戏水,有时钻到母腹吮吸乳汁,活泼有趣。成年白鳍脬雌性比雄性大,雌性身长可达2.5米以上,重达170公斤;雄性长达2.2米以上,重达125公斤。白鳍豚喜群居,通常两三头以上一起出没,幼豚游在中间,大而壮的豚在前后左右相伴,如同长辈呵护着子女,一家几口和谐相处,尽事天伦之乐。
由于白鳍豚世世代代生活在浑浊的江水里,视觉器官退化。不过,它在大江里却非常灵活。因为它有一套得天独厚的声纳系统。它的前额呈球状隆起,像聚焦的透境,是声纳发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就是靠声波回弹来识别目标和捕食猎物的。白鳍豚的皮肤构造也很特殊,皮是双层结构,上有许多管状海绵物质,游动时互相滑动,能减少水的摩擦力。当它快速冲驰时,连全速推进的鱼雷也相形见绌。
科学家说,白鳍豚的价值不仅在于观察,更重要的是具有仿生学.生物学.考古学.军事学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在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分别被视为陆上和水生保护动物的“旗舰种”。且白鳍豚更为珍贵。
【小题1】下列对白鳍豚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鳍豚不是鱼类,而是兽类。
B.白鳍豚是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兽。
C.白鳍豚是一种像猩猩一样有发达的大脑的动物。
D.白鳍豚是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鲸类。
【小题2】下列白鳍豚的特性,不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一项是
A.有性成熟期B.有怀孕期
C.幼豚要靠母豚哺乳生长D.雌性比雄性大
【小题3】下列对本文各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节介绍了白鳍豚的本质特性和生物进化历程,打消了有些人认为它是鱼类的错误认识。
B.第2节是从白鳍豚的生长过程的角度来介绍它的。
C.第3节是从白鳍豚在水中的生活能力的角度来介绍它的。
D.后一节写了白鳍豚的价值和珍贵,可见,作者的苦心是要我们保护好这种动物。

4.语言表达(共2题)

17.
根据提供的句子,再仿造一个句子。(5分)
例: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
18.
大量运用夸张描写事物,是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请你从本单元的诗中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民间文学的这一特点。(5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