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46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撒赫勒地区通常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撒赫勒地区遭受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致使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前后有2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

(1)撒哈拉沙漠和我国西北地区均气候干旱,分别分析其成因。
(2)结合材料说出撒赫勒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低纬度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
材料二、2003年中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图)。

材料三、2014年玛咖收购价格在80~160元之间,但2015年价格一路走低到十几元,让许多种植户蒙受损失。
(1)结合材料一,分析玛咖生长的的自然条件。
(2)分析说明玛咖是一种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原因。
(3)云贵高原兴建了大量玛咖种植园,你认为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4)请你为我国云南玛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共7题)

3.
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潮汐动力资源相关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
A.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B.夏季潮差小,冬季潮差大
C.外海潮差大,近岸潮差小D.沿潮波方向,左岸潮差比右岸大
【小题2】四省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B.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
C.地转偏向力大,潮汐能丰富D.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
4.
读点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照壁(大门内的屏蔽物)和大理风向玫瑰图,回答下题。

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向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下列关于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水汽
B.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
C.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
D.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
5.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丙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小题3】③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6.
城市风道,又称为城市通风廊道,下图为北京市未来规划的6条城市风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城市风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交通拥堵B.分散城市职能C.缓解雾霾天气D.合理利用土地
【小题2】影响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风向B.地形地势C.道路分布D.城市结构
7.
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光热充足,降水丰富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小题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洪涝B.霜冻C.干旱D.光照
8.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①—⑤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耕地广阔D.市场广阔
【小题2】图示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臭氧破坏D.荒漠化
9.
下图是利用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的“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制取该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RS与GIS
B.RS与GPS
C.GIS与GPS
D.GPS、GIS与RS
【小题2】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开垦流域荒地 扩大灌区面积
B.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蒸腾减弱
C.退耕还草还牧 恢复自然植被
D.完善排灌系统 降低地下水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