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①—⑤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耕地广阔
D.市场广阔
【小题2】图示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臭氧破坏
D.荒漠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7 10:3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小题2】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 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同类题2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同类题3
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与图示阴影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
A.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B.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生产
C.东北的小麦、玉米生产
D.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小题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早期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热条件
B.技术
C.市场
D.交通
同类题4
读图,“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②气候类型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湖泊萎缩
【小题2】图中代④代表的气候类型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同类题5
下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①和③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差异
B.地形差异
C.土壤差异
D.生产习惯差异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