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栩(xǔ)冠冕(miǎn )孱(chán)头铤(tǐng)而走险 |
B.长(zhǎng)吏懿( yì )行鹄( gǔ)的饮鸩(zhèn)止渴 |
C.蹩(bì)进廪(lǐn )食辑(jī)私倚( yǐ )马可待 |
D.帷幄(wò)储粟( sù) 骶(dí)骨置若惘(wǎng)闻 |
3.阅读理解
The Wenhua International School
You must | You mustn't |
Arrive at school by 7:30 every morning. | Wear jeans. |
Hand in your homework by 8:00. | Eat or drink in the classroom. |
Look clean and tidy. | Bring MP3 to school. |
Eat or drink in the dining hall. | Run or shout in the school buildings. |
Stay on the playground at break time. | Talk loudly in the hallways. |
Stand up when a teacher comes into the classroom. | Fight. |
2.句子默写- (共1题)
6.
默写题(10分)
(1)悟以往之不谏,
(2)引壶觞以自酌,
(3)倚南窗以寄傲,
(4) ,抚孤松而盘桓
(5)木欣欣以向荣,
(6)怀良辰以孤往,
(7) ,烟光凝而暮山紫
(8) , ,山原旷其盈视
(9) ,彩彻区明
(10) ,秋水共长天一色
(1)悟以往之不谏,
(2)引壶觞以自酌,
(3)倚南窗以寄傲,
(4) ,抚孤松而盘桓
(5)木欣欣以向荣,
(6)怀良辰以孤往,
(7) ,烟光凝而暮山紫
(8) , ,山原旷其盈视
(9) ,彩彻区明
(10) ,秋水共长天一色
3.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宋词,回答问题(10分)
眉峰碧
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镇日:整天,从早到晚。只:孤独的。
【小题1】“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既形象,又充满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诗的异曲同工之处(6分)
眉峰碧
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镇日:整天,从早到晚。只:孤独的。
【小题1】“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既形象,又充满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诗的异曲同工之处(6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现代文阅读题(16分)
国人相当严重的“国粹病”
廖保平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吗?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艺”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了。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呢,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的。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
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创新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题1】阅读全文,请给“国粹病”下一个概念,要求内涵充实(4分)
【小题2】试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呢,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请指出“敝帚自珍”一词在这里的感情色彩,并分析“敝帚自珍”一词在这里的含义(4分)
【小题4】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请指出作者在这里批驳“国粹派”观点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别予以说明(4分)
国人相当严重的“国粹病”
廖保平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吗?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艺”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了。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呢,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的。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
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创新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题1】阅读全文,请给“国粹病”下一个概念,要求内涵充实(4分)
【小题2】试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呢,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请指出“敝帚自珍”一词在这里的感情色彩,并分析“敝帚自珍”一词在这里的含义(4分)
【小题4】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请指出作者在这里批驳“国粹派”观点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别予以说明(4分)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