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陕西西安远东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45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地(nèn)辱(zhān)酒(zhuàn)倒(suò)
B.连(lěi)须(zī)洗(shù)心(wān)
C.防(dī)云(tónɡ)祐(pì)仓(áo)
D.发(jī)桌(ɡōnɡ)央(měi)样(mú)
2.I think what {#blank#}1{#/blank#}(使……印象深刻)me about his painting is the color he uses.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微(xī)舟(nào)耘(zǐ)盈(zūn)
B.轻(yánɡ)盘(huán)出(yòu)流(qì)
C.壶(shānɡ)遑(huánɡ)窈(tiǎo)庭(kē)
D.翳(yì)途(mí)东(ɡāo)熟(rěn)
4.

某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

5.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乐夫天命复奚疑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何陋之有C.农人告余以春及D.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6.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 舟遥遥以轻飏   ② 木欣欣以向荣   ③ 乐琴书以消忧 ④ 聊乘化以归尽
⑤ 请息交以绝游   ⑥ 问征夫以前路   ⑦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 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课内阅读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脱然有怀,求之途 靡:无,没有
B.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经营生计的本领
C.犹望一,当敛裳宵逝稔:事物酝酿成熟
D.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亦不城予赵农人告余春及
B.公田利,足以为酒悟已往不谏
C.舟已行矣,剑不行 门虽设常关
D.会西河外渑池将有事西畴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序交代了写《归去来兮辞》的原因。
B.作者以极其坦诚的态度说明自己之所以就任彭泽令,是为生活所迫。
C.作者之所以辞职,最根本的原因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作者在序文中还告诉我们他任官职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就。
【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宋史艺文志》)
【注】 ①黾勉(mǐn miǎn):努力。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疏:(写)书信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抵触,违逆
D.其必有以处之矣处:立身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子瞻“独好渊明之诗”理由的一组是(  )
①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②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③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④其诗癯而实腴
⑤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表达(共1题)

9.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
请从所给篇目中任选两篇,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句。(6分)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句: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