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45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包(zā)红(yān)损兵将(zhé)看今朝(hái)
B.敌(jìng)理(dá)转弯角(mò)无声息(qiǎo)
C.阡(mò)盖(qī)(méng )刚自用(bì)
D.刻(juān)守(kè)今为止(qì)风点火(shàn)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以《归园田居》《饮酒》最为有名。
B.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到沧州后,被高俅安排看管草料场,不久,草料场被烧,林冲血刃仇人,为躲避官府追查,与花和尚雪夜上梁山。
C.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有风格、有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文笔清丽,语言清新活泼。《边城》《湘行散记》最具代表。
D.塞万提斯是16世纪西班牙著名作家,堂吉诃德就是他贡献给世界文坛的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
4.夺红旗.

{#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庄子《庄子·逍遥游》)
(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王勃 《滕王阁序》)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李密《陈情表》)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钱塘六井记
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①,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乃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始长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为相国井,其西为西井,少西而北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为方井,为白龟池,又北而东至钱塘县治之南为小方井。而金牛之废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于六井之南,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出涌金门,并湖而北,有水闸三,注以石沟贯城而东者,南井、相国、方井之所从出也。若西井,则相国之派别②者也。而白龟池、小方井,皆为匿沟湖底,无所用闸。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宁五年秋,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南井沟庳③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应。”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办其事。于是发沟易甃④,完缉罅漏⑤,而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南注于河,千艘更载,瞬息百斛。疏涌金池为上中下,使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而列二闸于门外,其一赴池而决之河,其一纳之石槛,比竹为五管以出之,并河而东,绝三桥以入于石沟,注于南井。
明年春,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河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摘编自《苏轼全集》)
(注)①沮洳斥卤:低洼潮湿的盐碱地。②派别:江河的支流。③庳:低下。④甃:井壁。⑤罅漏:缝隙,漏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山凿井负:靠近B.常不应率:大抵
C.并河而东:东面D.六井修毕: 全部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六井修治措施的一项是()
①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
②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
③千艘更载,瞬息百斛
④而列二闸于门外
⑤比竹为五管以出之
⑥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介绍钱塘城的形成和地理特征,为下文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作了必要的铺垫。
B.钱塘六井的开凿始于宰相李长源,终于刺史白乐天,为百姓引来了西湖之水,解决了饮水问题。
C.陈述古到任后,组织人员对钱塘六井进行了修治,使六井在第二年的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本文以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为主体,但不局限于“记”,而借“记”发“议”,意在“记”外。
【小题4】(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2分)
译文:     
(2)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2分)
译文: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小说,回答问题。
晚秋 【亚美尼亚】 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小题1】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小题2】用6个词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小题3】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两条简述理由。(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当NBA、CPI、GDP、ATM等239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后,包括“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翻译家江枫在内的百余名学者以一封举报信对其质疑。
学者代表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39条所谓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敏生表示,汉语词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一般具有标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在“词典”中把英语词汇作为“正文”,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更有人称:“现在很多人认为几个洋名进来,好比九牛一毛。他们这是静态看问题,没有想到一旦任由泛滥,就可能改变两种语言的词汇和文字总量对比,最终给汉语造成灭顶之灾。”甚至有人将洋文纳入汉字词典与中华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联系到一起。
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在后附上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符合读者查考、学习、更新知识的需求。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西文不可以写进字典,之所以收录进来这些英文字母词,是为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们平时的口语习惯,几乎无人在提到NBA时非要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代之。我们不会说国内生产总值,而将其称为GDP。作为去年热议话题之一的PM2.5,难道我们在提起它时非要用“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表述才算是正解吗?
事实上,这些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现代汉语词典》中出现字母词绝不是所谓的“汉字大动乱”,也并不能阻止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与其担心一本字典是否会对汉语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倒不如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如此强调汉语能力及其重要性的同时,语文课却被很多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课程”。
事实上,我们应该反省一下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在书案边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谁还在为两个辨不清词义的同义词较劲?在公众场合拿着一本英文小说阅读似乎比拿本《三国演义》更显得有“文化”。我们对自己的语言、文化都提不起足够重视,难道这不比外来语汇的侵入更可怕吗?
不知专家如此质疑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让《现代汉语词典》保持其纯正血统倒可以理解,毕竟这本词典被冠以“现代汉语”的名字。但如果担心词典中收入字母词会破坏汉语的纯洁并招致灭顶灾祸,那实属过虑。一种语言的强势与否,不能以本国的字典中只有一种语言为证。若以此标准作为规范,那电影院应禁止放映外国电影,所有外国餐厅都应该消失,商场里只能卖国货……
语言自有其生命力,不必人为营造强势氛围,存在即合理。我们需要用更进步、开放的眼光去看待语言的发展,只要不是滥用,而是为了应用,又有何不可?我想,压垮汉语表达的,很可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另外一根稻草。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4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字母词”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2012年7月出版的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入239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但有关学者对此有所质疑。
B.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说。《现代汉语词典》之所以收录一些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是为了大家查找方便。
C.字母词是汉语的一部分,所以说,在表达时使用字母词并不代表汉语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D.作者认为字母词的存在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用更进步、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它,只要不是滥用,大可不必大惊小怪。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营造强势氛围对汉语没什么好处,因为语言自有其生命力,能够抵御外来语言的冲击。
B.研究员李敏生认为,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在词典中把英语词汇作为正文,用英文替代汉字,这种做法对汉字的破坏非常严重。
C.平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用NBA代替“美国职业篮球赛”,用GDP代替国内生产总值,这说明使用字母词已经成为我们的口语习惯。
D.作者认为如果静态的看问题,几个洋名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如果从动态来看,任由字母词泛滥就会给汉语造成灭顶之灾。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出现字母词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对汉语并没有什么破坏力,更不会阻止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B.外来语汇之所以侵入,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语言、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对汉语能力及其重要性强调不够。
C.本国字典中只有一种语言并不能证明该国语言强势,也不要担心词典中收入字母词就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
D.语文课成为学生“最不喜欢课程”,在公众场合拿着一本英文小说阅读似乎比拿本《三国演义》更显得有“文化”,这都是比字典收入字母词更该引起我们深思的现象。

5.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经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