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洞穴(xué)钟磬(qìng)擎(jìng)天柱屏(bǐng)气凝神 |
B.针砭(biān)星宿(xiǔ)露(lòu)马脚物阜(fù)民丰 |
C.黝(yǒu)黑下载(zài)度假(jià)村弦(xián)外之音 |
D.背(bèi)包边塞(sài)一杆(gǎn)枪越俎(zǔ)代庖 |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梁惠王上》)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3)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5)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6)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梁惠王上》)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3)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5)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6)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10处)(5分)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恐龙也有青春期
(1)古生物学家常常对恐龙以何种方式能长成这么巨大而备感迷惑。有些专家认为它们就像今天的爬行动物,终生不停地生长;另外一些专家推测,它们如同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有一个快速生长期。研究者们最近证实,霸王龙有一段身体快速生长的青春期,这期间它们生长速度很快。但它们远比科学家认为的死得更早,霸王龙“苏”只活了28岁。
(2)霸王龙是陆地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科学家们十多年来发现了更为完整的霸王龙骨架化石。展现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生活在6700万年前白垩纪的恐龙——“苏”,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 。对其肋骨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苏”是一只活了28岁的恐龙,“苏”在死去的9年之前就已经停止了生长,科学家们还无法得知“苏”的性别。
(3)持续不断的发现的恐龙骨骼使得科学家们得以对恐龙进行深入研究。如同植物学家利用树木的年轮来计算树木的年纪一样,古生物学者也通过研究恐龙骨骼的年轮以揭示它的年龄。所谓骨骼年轮是动物骨骼内一些以年为单位沉积的矿物质。以往的研究常常是基于那些承受重量的大骨骼。但霸王龙的大骨骼化石往往是中空的,一些年轮已经丢失了。所以研究小组从那些不承受重量的小骨骼下手,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将这种方法用在了短吻鳄和蜥蜴身上,他们发现可以准确地测算出它们的寿命。
(4)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恐龙标本的寿命都在2岁到28岁之间。他们推算霸王龙在到达18岁成年期的前4年体重会长1~6吨,这就是它们快速生长的青春期,在那之后它们可以再活上10年。
(5)研究小组得出结论,霸王龙在巨型恐龙当中有着最快的生长期。
(6)恐龙庞大的身躯给它带来了问题。约翰•赫金森说:“随着身体越长越大,霸王龙的奔跑能力也许受到了影响。”体重轻一些的幼恐龙也许能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奔跑,但当它们的体重达1000公斤时,它们就跑不了那么快了。它们的捕食能力会受到巨大体重的影响,既然如此,它们又是如何摄入足够的食物而生存下来的呢?这仍有待科学家们日后进一步研究。
【小题1】下列有关“恐龙青春期”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关于“恐龙骨骼研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恐龙也有青春期
(1)古生物学家常常对恐龙以何种方式能长成这么巨大而备感迷惑。有些专家认为它们就像今天的爬行动物,终生不停地生长;另外一些专家推测,它们如同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有一个快速生长期。研究者们最近证实,霸王龙有一段身体快速生长的青春期,这期间它们生长速度很快。但它们远比科学家认为的死得更早,霸王龙“苏”只活了28岁。
(2)霸王龙是陆地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科学家们十多年来发现了更为完整的霸王龙骨架化石。展现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生活在6700万年前白垩纪的恐龙——“苏”,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 。对其肋骨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苏”是一只活了28岁的恐龙,“苏”在死去的9年之前就已经停止了生长,科学家们还无法得知“苏”的性别。
(3)持续不断的发现的恐龙骨骼使得科学家们得以对恐龙进行深入研究。如同植物学家利用树木的年轮来计算树木的年纪一样,古生物学者也通过研究恐龙骨骼的年轮以揭示它的年龄。所谓骨骼年轮是动物骨骼内一些以年为单位沉积的矿物质。以往的研究常常是基于那些承受重量的大骨骼。但霸王龙的大骨骼化石往往是中空的,一些年轮已经丢失了。所以研究小组从那些不承受重量的小骨骼下手,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将这种方法用在了短吻鳄和蜥蜴身上,他们发现可以准确地测算出它们的寿命。
(4)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恐龙标本的寿命都在2岁到28岁之间。他们推算霸王龙在到达18岁成年期的前4年体重会长1~6吨,这就是它们快速生长的青春期,在那之后它们可以再活上10年。
(5)研究小组得出结论,霸王龙在巨型恐龙当中有着最快的生长期。
(6)恐龙庞大的身躯给它带来了问题。约翰•赫金森说:“随着身体越长越大,霸王龙的奔跑能力也许受到了影响。”体重轻一些的幼恐龙也许能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奔跑,但当它们的体重达1000公斤时,它们就跑不了那么快了。它们的捕食能力会受到巨大体重的影响,既然如此,它们又是如何摄入足够的食物而生存下来的呢?这仍有待科学家们日后进一步研究。
【小题1】下列有关“恐龙青春期”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霸王龙就像今天的所有爬行动物一样,有一个快速生长期,一生都会不停地生长。 |
B.因为恐龙有一段身体快速生长的青春期,所以它的寿命大多不会超过28岁。 |
C.霸王龙在14岁到18岁之间会有一个快速生长期。这期间,它的体重会长1~6吨。 |
D.霸王龙在巨型恐龙当中有着时间最长的青春期,因此它生长最快,体型最大。 |
A.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恐龙骨骼的年轮来揭示恐龙的年龄,这和植物学家研究树木年纪的方法是一样的。 |
B.骨骼年轮研究是指研究承受动物重量的大骨骼内一些以年为单位沉积的矿物质。 |
C.大骨骼化石有年轮记忆。但是,霸王龙的大骨骼化石往往是中空的,一些年轮已经丢失了。 |
D.科学家们将恐龙骨骼研究方法用在了短吻鳄和蜥蜴身上,他们发现可以准确地测算出它们的寿命。 |
A.“苏”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虽然它只活了28岁,但它的年龄应该更大一些。 |
B.霸王龙的奔跑能力与它们的体重成反比,体重越轻奔跑越快,体重越重奔跑越慢。 |
C.霸王龙庞大的身躯决定了它有着超强的捕食能力,使它能够摄入足够的食物而生存下来。 |
D.由于恐龙离我们时代遥远,研究起来很有难度,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古生物学家对恐龙的研究会有新的突破。 |
5.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题目。(22分)
五月·托尔斯泰
杨 光
(1) 西北的五月,夏天已然开始。
(2) 临窗望去,远远近近的绿,已经不再是东躲西藏的样子了,各种颜色的花朵次第开放,但大大小小的槐树仍旧沉浸在冬日的回忆里,铁杆锈枝,不动声色。进入五月,雨便一场接一场纷至沓来,空气变得潮润清新,天空显出明净的蓝,一尘不染,太阳在中午会无所顾忌地热烈。五月的光与色每天都是新妍的,可是槐树还在矜持着自己那身装束。于是,敲击键盘的手指,不觉就触摸到了一个风雪之夜,这个风雪之夜,使一个火车小站,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3)就在不停的疑惑或者期待中,槐树绿了,鲜活的绿遮蔽了去冬凋零在枝头的一团团灰黑色叶子。正在想,你也该绿了,槐花便就一夜间绽放了,一簇簇一片片如云似彤。走在槐荫路上,淡黄的花瓣繁亮如星,洒落满地,似乎是要吻遍脚下每一寸土地。这时,人们在槐香的氤氲里频频仰望,直让人感到,一种久积的美丽欣然问世,不是扭扭捏捏,不是袅袅娜娜,而是义无反顾的倾情奉献和技压群芳的云蒸霞蔚。可是越是这样,越让人把它和冬季连在一起。那个夜晚,有风,有雪,有一个老人踽踽独行……伤痛由是在暗黑中缓缓泻流。
(4)托尔斯泰造访岁末的火车小站,本不应该惊奇,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打成一片,生活其中,早就是他平常的举动。惊奇的是与妻子激烈吵架之后才有了这样一次出而不归的悲剧;仅仅会是意见不合,还是另有隐情?毋庸置疑,他应该享有世界声誉,同时也应该享有家人不可忽视的尊重和悉心照顾。因为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少人可及。可是他不是在自己家里安然长逝,是在一个偏僻的火车小站——阿斯塔波瓦——巨星陨落。八十二岁,愤然弃家,夜色晦暗,风雪凄迷……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怀?谁能解析他思想深处的怆凉?他一生不倦地用笔热恋和亲吻俄罗斯,想必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才决心以暮年之躯,彻底融进平民的行列?事实正是如此。
(5) 灯下黑,是中国极具哲理的一句俗语。托尔斯泰的思想之光能为世人导航,却无法拨亮身旁亲人的眼睛。暮年的日子,他是否感到心灰意冷?抑或就是对钱财充满了极大的愤慨和仇恨?他要散尽千金,与民平等,障碍来自家庭,“战争”的硝烟与“和平”的橄榄枝很难统一。
(6)托尔斯泰生来就是地主,世传财富让他一生富有,可他卓尔不群,解放农奴,热衷教育,不仅参加了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而且在挣脱纸醉金迷后,甘愿过平民化的生活,特别是晚年,竟至于从事体力劳动,浇园耕地,自食其力,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妻子索菲雅坚决反对。
(7)托尔斯泰走了……
(8)后人遵照托尔斯泰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森林里,墓上不设任何标记。鲁迅说:“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我们由此来看托尔斯泰,可见他的睿智决不同于常人。托尔斯泰用自己思想艺术的不朽,铸就了欧洲十九世纪文学的峰顶。那个开满鲜花的长方形土堆,一准就是五月天幕下的大景致、大美丽,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忽然想,这高大的树木应该或者就是槐树吧,在这温热的五月里,槐花喷薄而发,玫红的,浅黄的,乳白的,晴天满树霞光,雨天落英缤纷。那样朴素的墓冢,唯有鲜花能够装扮它。
(9)鲜花开在五月里,五月没有不开的鲜花。五月,没有空白,蓬勃热烈。我们的心,总不免隐隐疼痛:风雪中一个耄耋老人在行进,家人不知,亲人不至,幸好有一位崇敬他的铁道工人……他没有走远,他是融在了广袤的泥土当中了,是走进五月的鲜花丛中了;五月飘落的槐花,宛若就是那个夜晚为他送行的雪花。
(选自《中国散文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E.结尾,作者再次写到托尔斯泰出走的那个冬夜,将五月的槐花与冬夜的雪花交织在
一起,情景交融,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小题2】文章写托尔斯泰,为什么要从五月的槐树写起?(6分)
【小题3】本文是怎样描写托尔斯泰的墓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结合文章,探究造成托尔斯泰死亡悲剧的原因。(6分)
五月·托尔斯泰
杨 光
(1) 西北的五月,夏天已然开始。
(2) 临窗望去,远远近近的绿,已经不再是东躲西藏的样子了,各种颜色的花朵次第开放,但大大小小的槐树仍旧沉浸在冬日的回忆里,铁杆锈枝,不动声色。进入五月,雨便一场接一场纷至沓来,空气变得潮润清新,天空显出明净的蓝,一尘不染,太阳在中午会无所顾忌地热烈。五月的光与色每天都是新妍的,可是槐树还在矜持着自己那身装束。于是,敲击键盘的手指,不觉就触摸到了一个风雪之夜,这个风雪之夜,使一个火车小站,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3)就在不停的疑惑或者期待中,槐树绿了,鲜活的绿遮蔽了去冬凋零在枝头的一团团灰黑色叶子。正在想,你也该绿了,槐花便就一夜间绽放了,一簇簇一片片如云似彤。走在槐荫路上,淡黄的花瓣繁亮如星,洒落满地,似乎是要吻遍脚下每一寸土地。这时,人们在槐香的氤氲里频频仰望,直让人感到,一种久积的美丽欣然问世,不是扭扭捏捏,不是袅袅娜娜,而是义无反顾的倾情奉献和技压群芳的云蒸霞蔚。可是越是这样,越让人把它和冬季连在一起。那个夜晚,有风,有雪,有一个老人踽踽独行……伤痛由是在暗黑中缓缓泻流。
(4)托尔斯泰造访岁末的火车小站,本不应该惊奇,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打成一片,生活其中,早就是他平常的举动。惊奇的是与妻子激烈吵架之后才有了这样一次出而不归的悲剧;仅仅会是意见不合,还是另有隐情?毋庸置疑,他应该享有世界声誉,同时也应该享有家人不可忽视的尊重和悉心照顾。因为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少人可及。可是他不是在自己家里安然长逝,是在一个偏僻的火车小站——阿斯塔波瓦——巨星陨落。八十二岁,愤然弃家,夜色晦暗,风雪凄迷……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怀?谁能解析他思想深处的怆凉?他一生不倦地用笔热恋和亲吻俄罗斯,想必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才决心以暮年之躯,彻底融进平民的行列?事实正是如此。
(5) 灯下黑,是中国极具哲理的一句俗语。托尔斯泰的思想之光能为世人导航,却无法拨亮身旁亲人的眼睛。暮年的日子,他是否感到心灰意冷?抑或就是对钱财充满了极大的愤慨和仇恨?他要散尽千金,与民平等,障碍来自家庭,“战争”的硝烟与“和平”的橄榄枝很难统一。
(6)托尔斯泰生来就是地主,世传财富让他一生富有,可他卓尔不群,解放农奴,热衷教育,不仅参加了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而且在挣脱纸醉金迷后,甘愿过平民化的生活,特别是晚年,竟至于从事体力劳动,浇园耕地,自食其力,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妻子索菲雅坚决反对。
(7)托尔斯泰走了……
(8)后人遵照托尔斯泰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森林里,墓上不设任何标记。鲁迅说:“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我们由此来看托尔斯泰,可见他的睿智决不同于常人。托尔斯泰用自己思想艺术的不朽,铸就了欧洲十九世纪文学的峰顶。那个开满鲜花的长方形土堆,一准就是五月天幕下的大景致、大美丽,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忽然想,这高大的树木应该或者就是槐树吧,在这温热的五月里,槐花喷薄而发,玫红的,浅黄的,乳白的,晴天满树霞光,雨天落英缤纷。那样朴素的墓冢,唯有鲜花能够装扮它。
(9)鲜花开在五月里,五月没有不开的鲜花。五月,没有空白,蓬勃热烈。我们的心,总不免隐隐疼痛:风雪中一个耄耋老人在行进,家人不知,亲人不至,幸好有一位崇敬他的铁道工人……他没有走远,他是融在了广袤的泥土当中了,是走进五月的鲜花丛中了;五月飘落的槐花,宛若就是那个夜晚为他送行的雪花。
(选自《中国散文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情感饱满,作者对托尔斯泰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赞扬了托尔斯泰卓尔不群的品格。 |
B.作者笔下的托尔斯泰是一个思想进步,热衷教育,反对世袭特权,孤独又倔强的“斗士”,他把自己献给了俄罗斯及俄罗斯文学,获得了所有人的理解和尊敬。 |
C.托尔斯泰内心既愤怒又怆凉,他想必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他用出走来抵抗那个不合理的贵族特权制度。 |
D.文章4、5、6段综合运用叙述、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剖析了托尔斯泰的内心和思想,突出了他的伟大。 |
一起,情景交融,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小题2】文章写托尔斯泰,为什么要从五月的槐树写起?(6分)
【小题3】本文是怎样描写托尔斯泰的墓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结合文章,探究造成托尔斯泰死亡悲剧的原因。(6分)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