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一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42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椽破屋(chuán)桂棹(zhào)
流觞曲水(shānɡ)清流激湍(tuān)
B.隽永(jùn)房檩(lǐn)
放浪形骸(hái)临文嗟悼(dào)
C.曩者(nǎnɡ)蜉蝣(fú)
山川相缪(miù) 酾酒临江(shī)
D.枕藉(jí)仄径(zè)
恬静(tián) 休憩(qì)
2.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角,
①揭示社会的底蕴
②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拭掉
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④一方面以成人那种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⑤一方面像儿童一样以看待生活
A.④②⑤①③B.④①⑤②③C.⑤①④②③D.⑤②④①③
3.

一架飞机从我国汕头起飞,沿着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经过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

4.

一架飞机从我国汕头起飞,沿着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经过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名句默写(10分)
(1)《赤壁赋》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吹洞箫者”的箫声效果。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
(4)《望岳》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说》中不识千里马的人对待千里马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7)《三峡》: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赤壁赋》中苏子以水与月打比方论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1分,月1分)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韵梨花    东栏梨花
黄庭坚 苏 轼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小题1】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4分)
答:
【小题2】《次韵梨花》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梨花,《东栏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两种手法各自的妙处。(4分)
答: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现代文阅读(19分)
江南雪
欧阳冰云
①我守着季节的变换,等待着江南雪舞的曼妙,已经很久很久……犹如守着永恒,任由岁月变换。
②秋天,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天。阡陌纵横的道路无限延伸,像一双双神奇的臂膀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棉田。我的姐妹,系起了棉布围裙,浩浩荡荡地走进棉田。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在她们的指尖盛开、飞舞。丰收的喜悦和汗水汇成棉田外那条龙脉,龙湖滋润着江南,也滋润着江南如雪的棉花,充实着江南人的梦想和世界。
③洁白的棉花在奶奶纤细、干枯的指尖绽放,在奶奶的怀抱盛开。奶奶坐在地里剥棉花。含苞待放的棉花,包裹在青褐色的棉花桃里,奶奶用纤细的手指一掰,雪白的棉花朵儿就在奶奶干枯的手掌中悄然绽放。奶奶把剥好的棉花装在篾篓里,棉花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增高,不一会工夫就像堆砌的雪堆。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奶奶是在棉花盛开的深秋离开我们的。那夜,她坐在灯下悠悠地剥棉花,棉花一篓篓摆在奶奶面前,她就坐在洁白的棉花堆中,剥着剥着,再也没有醒。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一朵一朵……
④我在那个深秋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江南,去追溯自己的梦想。在中原辽阔的土地上,我看见大片大片的麦子和高粱,延伸向无边无际的天空。我穿梭在麦地里,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金黄的麦芒刺痛了心里柔软的底线,我躺在麦禾上哭泣,我牵挂江南美丽的雪花,温暖的棉花。粮食滋养着生命,棉花温暖着身体、精神和灵魂。奔波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温暖的棉被,那是爱的锦囊,是母亲千万里的牵挂。
⑤江南又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我归。层层叠叠的雪花覆盖着江南的棉田,寒风张着贪婪的臂膀,要将时间留住。江南棉船小镇,像一首经典的歌谣,在龙湖的码头荡漾。我坐在龙湖的船上,凝视着江南雪中的棉船,我心中歌谣纷飞。此时此刻,我像一个纯情的江南少女,满怀心事地吟唱。雪花深处,该是怎样热闹的丰收场景,该是怎样热烈而丰富的过往。瞬间,沉淀成一片纯净的画面。
⑥棉花的枯枝还残留在风雪中。雪花飘落在棉花的枝桠上,远远望去,像是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满满一地,让人心生许多惊喜和温暖。奶奶抚摸过的棉花,在雪地里盛开,仿佛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寒凉,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灵魂的蜕变。
⑦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江南雪,从奶奶的身边一直铺开,铺向遥远的天际。雪夜,我听到雪花在我的窗棂下低低地哭泣,寒风从门窗的缝隙里探着脑袋张望,瞅准了棉被的边缘,从床沿溜进我温暖的被窝。瓦楞的缝隙里,有雪花钻进的响动,在静寂的寒夜发出隐秘的声音。我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里面散发着奶奶的气息,柔情、亲切、温暖,这种气息一直在夜晚抚摸着我,环绕着我。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奶奶像雪花一样飘过,在黑夜中落定在床沿上,抚摸棉被和我。我不停地颤抖,雪花在我脸上融化,浸湿了棉布枕头。
⑧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到处回荡着相对的命运。棉船小镇的人们纷纷背上了棉被衣物,在雪花飞舞中走向他乡。只有漫天雪花在呜咽。雪花的归宿是土地,而棉花却选择了背井离乡。
⑨枯枝在雪地里颤抖、呼叫和哭泣。棉船失去了他的孩子,耕种棉船这块土地的孩子。离乡的脚步,踏上了寻梦的远方。枝头的雪花朵朵,犹如棉花盛开的美。此刻,却寂寞、冷清。
⑩无边的雪将天地合一。温暖的棉花将寒冷的身体包裹,故乡或者他乡,棉花都将像亲人一般,呵护着你。
⑪江南雪,棉花似雪,雪似棉花。是爱的精魂,是梦的故乡。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分)
A.开头与结尾都写了江南雪,不仅首尾照应,营造了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而且取雪与棉的形似,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B.“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既写出奶奶临终前劳作时的情景,也写出了那种温馨、那种满足在“我”心中留存的永恒记忆。
C.第⑦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雪花与寒风,渲染冬夜客居异乡的寒冷孤独,自然引发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D.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季里,姐妹们在棉田里尽享丰收的喜悦,奶奶也在这时候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些抒情的描写,给故乡染上了一层奇丽梦幻的色彩。
E.全文以雪与棉象征灵魂的纯净、爱的温暖,旨在表达作者寻梦之旅中的追求和失落,流露出对家园的渴望与坚守的感情。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江南雪与棉花是文章的写作主体,文章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奶奶?(4分)
【小题4】寻梦必将离乡,远方与故乡永远不能重合。请依据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探究你对寻梦与归乡关系的理解。(6分)

5.语言表达(共2题)

8.
下面的对联以《荷塘月色》为上联,请拟写下联。(两题任选一题)(4分)
(1)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
(2)清清幽幽,荷塘边上斯人独处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有一天,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
最后,这道命令传达失真了。错误从值班军官向连长下达命令开始,接着连长对排长,排长对班长下达命令时,错误不断升级,等到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成了这样:“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
根据上述内容,保留最必要的信息,替营长下达这一条命令,让它更精练简洁,准确无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