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0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短语类型与示例排列顺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示例:前进的步伐  勤劳勇敢   发展生产   性格温和   写得清楚
A.坚决支持   光荣艰巨   精神愉快   团结同学   看了一阵
B.光辉灿烂   英雄人物   消灭敌人   庄稼成熟   漂亮极了
C.一朵茶花   姐姐和我   非常幽雅   觉悟提高   跑得快
D.慢慢地走   报纸杂志   恢复平静   阳光灿烂   打量一番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B.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1931年,巴金创作的著名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时报》上连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为兄弟排行,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伯、仲、季、叔。女孩十二岁称为“金钗之年”,十三岁称为“豆蔻年华”。
B.颜体书法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询、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C.唐朝诗人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诗人经过赤壁遗址,不禁浮想联翩:假如东风不给周郎方便,东吴必败,但诗人不言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
D.《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1】“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
【小题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九合诸侯:多次会和诸侯尊奉周王朝。②召忽:人名,事公子纠。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少时常与鲍叔牙
(2)尝与鲍叔
(3)吾尝三战三
(4)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为言/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司马迁《陈涉世家》)
B.管仲谋也/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C.吾尝三仕三见逐君/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D.吾尝为鲍叔谋事更穷困/朝往,暮而归(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小题4】请根据文章评价鲍叔牙的形象。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白 狼
沈石溪
当寨子里接二连三地发生羊羔神秘失踪的事件后,有经验的猎人断定:附近一定出现了狼,黑狼!于是,寨子里组织了一支捕猎队进山追剿。几天后,嗅觉灵敏的猎狗把我们引进戛洛山一个隐秘的石洞里,我们打开手电,发现洞里有一只黄毛狼崽子,还没满月,刚刚会蹒跚行走。没见母黑狼的踪影,估计是外出觅食了。
“这家伙长大后也是一个偷羊贼!”村长说着,抽出长刀就要往狼崽子的脖颈上砍。
老猎人波农丁一把拦住村长说:“母狼回来后看到狼崽子被杀,没了牵挂,也没了顾忌,就会嗅着气味找到我们寨子进行疯狂报复的。”
“那该怎么办?”我问。
“最好的办法是把狼崽子的四条腿弄断。这样一来,母狼既舍不得扔掉残废的狼崽子,又不敢再继续待在这片给它带来灾难的土地,就会叼着这只狼崽子远走他乡。”
“不行不行。”村长断然否定,“这样做我们这儿倒是安宁了,可其他寨子的牛羊又会遭殃,我们怎么能把祸水乱泼呢?”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只狼崽子带回寨子当做‘人’质,不愁母狼不来送死。”波农丁胸有成竹地说。
于是,我们用麻绳套住狼崽子的脖子,拴在村外石灰窑旁的一根木桩上。四周是一片开阔地,便于观察和射击。捕猎队两人一组,握着上了膛的猎枪,趴在距狼崽子约20米远的石灰窑顶上,白天黑夜轮流值班。
第三天下半夜,轮到我和波农丁值班了。据前面那些猎人说,前两天夜里,母狼都曾光临过石灰窑,但都在离木桩约200米远的树林里徘徊嗥叫,没敢踏入开阔地来。我和波农丁爬到石灰窑顶,正当这时,天上一块厚厚的乌云遮住了月亮,明亮的月夜转眼间变得漆黑一片,我们看见母狼闷声不响地突然从树林里蹿出来,疾风似的奔向拴着狼崽子的木桩。但就在它快接近木桩时,那块乌云被风吹开,大地重新被月亮照得如同白昼,我和波农丁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朝母狼开了两枪。虽然在慌乱中未能射中,但母狼却被枪声震住,转身逃回了树林。波农丁强调说,他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只毛色灰黑的母狼,两只眼睛就像绿灯笼。
木桩旁边,狼崽子有气无力地哀叫着。
几天来,我们只喂它喝了一些米汤,小家伙现在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快饿死了。
我趴在石灰窑顶上,不时地仰望天空。夜空越来越晴朗,看不见大块大块的云朵,鸡叫二遍时,启明星升起来了。我放下猎枪,疲倦地打了个哈欠。
“别大意,狼崽子快要死了,今夜母狼无论如何会来救它的。”波农丁说。
“它不会那么傻,白白来送死。”我说。正说着,我们突然听见石灰窑下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波农丁和我立刻把枪口对准发出响动的角落,手指紧扣着扳机。一会儿,石灰窑的阴影下钻出一条白狗来。月光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确实是一条毛色雪白的狗,白得没有一丝杂质。波农丁放下枪,嘟囔道:“谁家的狗,三更半夜跑出来捣乱!”
我也再次放下猎枪,把头枕在臂弯上,想打个瞌睡。白狗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不紧不慢地向木桩跑去。
“嘘,嘘,滚开,别过去!”波农丁挥手驱赶白狗。
白狗扭过头来望了波农丁一眼,仍小跑着靠近木桩。在它回头一瞥的时候,我觉得脸上被两道绿莹莹的寒光扫过,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我从没见过如此凶恶的狗眼。我想把这个不祥的感觉告诉身边的波农丁,又怕他嘲笑我胆小如鼠,便将快到舌尖的话又咽进了肚里。
白狗来到木桩边,低着脑袋忙活起来。因为它背对着我们,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究竟在干什么。但狼崽子却奇怪地停止了哀叫。
“妈的,难道是大白狗把狼崽子咬死了?”波农丁放下猎枪,跳下石灰窑,扯了根树枝,“老子打断它的狗腿,打烂它的狗嘴!”
波农丁奔到木桩前,突然恐怖地大叫起来:“它在咬麻绳,狼崽子在吃它的奶,它不是狗,是狼!快,快开枪!”
我头皮发麻,赶紧端起猎枪瞄准,嘿,惊慌失措的波农丁也在我的准星里呢,我总不能连人带狼一起送上西天吧!好不容易让波农丁闪到了一边,那白狗,不,那白狼已咬断麻绳,叼着狼崽子飞也似的逃进了树林。
“明明是匹黑狼,怎么突然间变得一身白了呢?”波农丁大惑不解地问。
是啊,只听说过北极有白狼,滇南一带的狼不是黑的就是黄的,从没听说过有白的!
我和波农丁拿着手电,在木桩前的草地上照了照,只见草叶上铺了一层石灰,我们这才解开了黑狼变白的奥秘。原来,母狼钻进石灰窑,蹭了一身的生石灰,乔装打扮,化装成一条狗。真是一只勇敢而聪明绝顶的母狼!
选自沈石溪《白狼》,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60字以内)
【小题2】作者在文章中多处为母狼化装成白狗埋下伏笔,请找出三处。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否删掉?请简要阐述理由。
【小题4】试从小说情节发展和主题两方面分析文中黑狼变白狗情节安排的合理性。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向后看别有洞天
刘家新
两位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5只苍蝇、5只蜜蜂,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小时后,5只苍蝇从瓶子后端暗处找到出口,爬了出来,5只蜜蜂全都撞死了。
科学家分析认为,蜜蜂把有光源的地方看做唯一出路,每次都朝同一方向飞,而苍蝇不死盯着那点儿亮,碰壁后知道向后看。蜜蜂与苍蝇,一前一后,一生一死,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将昆虫换成人类,道理同样适用。在困境中学会向后看,另谋出路,是一种智慧人生。
人生有亮点,自然就有暗点,而且经常发生错位。懂得向后看,修正自己,调整人生,重定坐标。当前面天空遮盖浮云失去色彩时,回头同样能看见蔚蓝。
一家纺织厂有两个40岁的女性同时下岗,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工人。工程师愤怒、吵闹、谩骂,无法解脱。女工则很快走出阴影,发挥烹调特长,在亲友的帮助下,开了个小火锅店。一年多不仅还清了借款,生意还扩大了好多倍,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餐馆。
生活总喜欢把荣辱、成败、得失等对立的东西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考验人的心性。这时往往需要向后看,理清思绪,拥有一颗平常心,学会平静地说再见,避免误入激流,剑走偏锋,伤及他人和自身。
电视剧《九岁县太爷》里的酒店女老板说,任何人一生或许有两件事都躲不过:讨饭、坐牢。许多人猜不透话中玄机。其实她是指“形与神”。有些人形没讨饭,但神在讨饭;形没坐牢,但神在坐牢。这种心态监牢、心理监牢、情绪监牢、精神监牢,恐怕不少人都坐过。不“坐牢”是人生的成熟。
向后看,不是消极回首,而是一种前瞻;不是刻意逃避,而是一种壮行;不是甘于平庸,而是角色转换;不是砸碎原有生活框架,而是在现有框架里构建新生活。张果老倒骑驴,“功夫向后看,功效向前进”。
人生之旅风一程雨一程,人生脚印或深或浅,美好事物常从指缝滑落,悲伤与阵痛,连接冷暖更迭,交替人生苦乐。美好的过去值得留恋,但不能指望谁都给你阳光。回头想想,人生如戏,自己才是唯一的导演,前半部戏不管如何让人后悔,也无法重新改编,唯一的选择是让后半部日臻完美。
哲人说:“一个人的幸运在于恰当时间处于恰当的位置。”人生道路崎岖,不管痛惜还是悔恨,生活终究还要继续。向后看,从时间里寻觅真理,收拾好心情,领悟人生,准确定位,用智慧汗水兑换幸福。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
【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开头写美国科学家的实验有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文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4】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并说明其作用。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由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艺术感召力,一经亮相便被评价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成为了荧屏的一股清流。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①《经典咏流传》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②节目“和诗以歌”,探寻诗歌与音乐。③集合一批优秀音乐人,用流行音乐传唱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一众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④节目现场还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和音乐人坐镇点评,详解诗词的文化内涵。
材料2这档节目将文学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以传承为旗帜,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可当传承人。所选的诗词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有普世的观照性,只有这些普世的情感能够穿越时空,被当下的中国人读懂。通过邀请不同的明星和普通人用不同的歌曲进行演绎,用不同的故事进行包装,体现时尚性。
材料3 中国古典诗词,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承载着中国人雅致的情感审美,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中国符号。既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淡泊名利,又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脱,还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婉约……
【小题1】材料1中有一处病句,请写出序号并修改。
【小题2】结合材料2概括该节目成功的原因。
【小题3】请仿照材料3画线句子写一个排比句。

6.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请你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7.(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立在壶口瀑布前,目睹着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振耳欲聋的轰鸣,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一路雷裹电,咆而来。而,(升腾/腾空)而起,猛然俯冲向下,齐刷刷地跌进深渊。从深渊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飘落)。(即使/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 ;或淌过石板, ;或被夹在石间,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而黄河也就如此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小题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挟(jiā)  立(zhù)  瞬息万变
B.缕(lǚ)   咆(xiào) 振耳欲聋
C.迂(yú)   而(chù)  张牙舞爪
D.刹(chà)  雾(ǎi)   夺路而走【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A.升腾   飘落    即使
B.腾空   抖落    尽管
C.升腾   抖落    尽管
D.腾空   飘落    即使【小题3】依次选用句子填入横线,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潺潺成溪  ②汩汩如泉  ③哀哀打旋
A.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①③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