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03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耸立(sǒng)  瘠牛(jī) 沉湎(miǎn)  润如油膏(rùn )
B.折腰(zhé)   稍逊(xùn) 脊梁(jǐ)   原驰蜡象(chí)
C.留滞(zhì)  襁褓(qiáng )  闪烁(shuò)    披蓑戴笠(suō)
D.颤抖(chàn)  遐想(xiá) 禁锢(gù) 成吉思汗(hàn)
2.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
A.胸襟   奄奄一息   静谧   遮天弊日
B.憧憬   翩翩起舞   佝偻   引颈受戳
C.喧嚷   乐此不疲   朦胧 百鸟啁啾
D.窒息   丰姿绰约   暴燥   周道如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B.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
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了出来。
C.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5.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
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从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做了论述。他劝勉晚辈勤学励志,必须从淡薄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浮躁。
B.《西湖游记两则》作者是袁宏道,他是湖广公安人,“公安派”的创始人之一。明代文学家,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本事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职责之一就是搜集民间俗曲和歌辞。《陌上桑》和《木兰诗》被称为乐府诗的“双璧”。
D.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底层人物形象,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和科举制度制的罪恶。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来归相怨怒,但坐(因为)观罗敷。 (《陌上桑》)
B.羲之之书晚乃(才)善! (《墨池记》)
C.刺史颜证奇(奇怪)之,留为小吏 (《童区寄传》)
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作者把两者放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完成后面的问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释】①酌:饮酒。②愀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③泫然:流泪貌。亦指流泪。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
B.以数谏故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屠惧,投以骨
【小题2】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
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大意。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小题4】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的语段概括作者的心情。
①风渐劲时:
②猛风大起时:
【小题5】作者认为滕子京该不该伤心,为什么?为什么认为自己就“真可哭也”?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人生二维码:简单与专注
徐 飞
①同学们,人生是一柄记忆成长的标尺:义无反顾奔向远方,留得星星点点回忆。此时此刻,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才值得回味?
②我担心,“社会是个大染缸”的说法,会不会让你们倍感入世的恐慌?“拼爹胜于拼本事”的乱象,会不会让你们急着去找靠山、拉关系?一夜暴富的股市神话,会不会让你们心浮气躁?
③面对这些问题,“简单、专注”或许是一剂良方,这也是我给诸位的毕业礼物——人生二维码。
④首先,_______________。一个人对物质的实际需求,其实是有限的。因此,不要盲目攀比,要乐于并习惯于过简朴和简约的健康生活。纵然社会纷繁浮躁、物欲横流,但锦衣玉食、珠光宝气、豪宅香车,永远不应成为你们奋斗的动因,财富多寡更不应成为你们人生高度的标准。
⑤其次,追求人际关系的简单。A走出校门,也许你们会因人际关系的复杂学会“来事”和“勾兑”。诚然,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关系都客观存在。但即便如此,还是应该尽量让关系简单些、纯粹些。B希望大家坚守本色,摒弃势利,淡化功利,把宝贵的精力用在事业上。
⑥再次,简单起步,持续改进。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理想巨人、行动矮子之人。同学们既要志存高远,更要切实行动。2014年,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评选,我校有3位校友荣膺该奖项。其中有一位是交通运输系1982届校友王争鸣。他在分配工作的第三天就去了现场,几乎两年没有回过单位,更没有回过家,连春节都是在勘测现场度过的。王争鸣从一名普通的外业助理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内尖子。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做,一切都是白搭。
⑦最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真理世界和认知系统中最伟大最深刻的东西,同样也是简明的、直白的,正所谓“大道至简”。因此,同学们要学会透过表象揭示事情的本来面目,穿过复杂的重重迷雾洞见现象背后简明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和本质规律。
⑧扫一扫“简单、专注”二维码,希望你们人生从此变得“专注”。
⑨专注,__________。专注当然要知道专注于什么,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点在哪儿一样。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他们之所以碌碌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生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生活就将变得凌乱无序,慵懒苟且。
⑩专注,还要持之以恒,勤勉勤奋。实证研究和大数据表明,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才俊、专家或翘楚,一般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以上,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实际上,但凡杰出成就者,他们对事业都执着专注,无怨无悔,甚或如痴如醉。
⑪同学们,毕业在即,请你们欣然接受这份二维码,得闲时扫一扫。
【小题1】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写出第④段和第⑨段的中心句。
【小题2】“整天把心思放在如何入‘群’进 ‘圈’、经营人脉,放在察言观色、投人所好,不仅使自己活得很累,长此以往还会扭曲人格、异化行为。”这句是从第⑤段中摘出来的,如果放回原文,应放____ (A,B)位置。
【小题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文人多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是文化的孤独。请你参加“品味文人的孤独”专题学习活动。
(1)你认为谁是孤独的?请任选下面一人,写出对其“孤独”的理解。(形式不限)
陶渊明 、柳宗元、陈子昂、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
屈原是孤独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他孤独的宣告;
张岱是孤独的。隆冬深夜去湖心亭看雪,茫茫天地,余舟一芥,遗世而独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诗句不属于表现文人孤独的一项是(_______)
A.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作文(共1题)

12.
题目:秋天里的故事,真美!
要求:(1)文体不限,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